艺术真实唤醒集体文化记忆

1.艺术真实唤醒集体文化记忆

《觉醒年代》引发的观剧热潮无疑是人们对历史觉醒的镜像式表达。网友对《觉醒年代》的评论对象主要集中在影片的剧情片段以及教育意义上,其次是呼吁当代青年要扛起时代责任,同时对于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和编剧也有一定的关注度。可以注意到的是,网友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电视剧本身的欣赏和评价上,而是想要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探讨唤醒大家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并在集体的认同下重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觉醒年代》讲述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风情和当时的百态人生,真实的历史画面和生动故事情节将人们对历史的文字感受带到了视听世界,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转换为文化符号,为人们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讲述方式。该剧开篇就通过时代背景交代了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之中,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因为脱离中国实情而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想要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经过复辟失败被人们唾弃而死之后,流亡海外的革命者纷纷回国,率先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李大钊成为带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家,在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势力做斗争的过程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充满新思想的革命家们通过实际行动来为中国人民争取幸福,为被封建思想禁锢三千多年的中国另觅新路,生动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逻辑性,唤醒国人对这段历史的回忆。

《觉醒年代》虽然是在讲述重大的历史格局,但是在讲述的过程中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来丰富历史画面感,从而提升了观众的观看带入感。在张勋复辟时期,北京街头上有代表封建势力的官员在拱手作揖、身穿西装却头顶长辫的伪资产阶级、唾弃王旗高挂的新青年,不同阶层的人物心理反映了动荡时期的中国寻找新出路的困难性;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北京大学学子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十三所高校学子到天安门前集会,他们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强烈要求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一场以学生主体为开端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逐渐展开,慷慨激昂的游行画面、振奋人心的游行誓词都是激发国人历史觉醒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