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庭
家庭是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第一监护者,也是对未成年人触网、用网影响较深的场所。家长在孩子使用网络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第一位的。随着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家长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必须提升家长自身的网络素养,以给未成年人做出正确的引导。在引导未成年人时,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为未成年人触网、用网营造正确的观念和环境,如此才能够提升未成年人自身的网络素养。
【注释】
[1]刘倩,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素养教育研究、新媒体。
[2]张保淑.中国网民规模超10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8-28(2).
[3]沈达.美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J].网络传播,2020(9):64.
[4]参见:任贤良会长《为未成年人畅游网络护航》,http://qnzs.youth.cn/tsxq/202106/t20210608_13004922.htm。
[5]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J].中国民族教育,2021(3):5.
[6]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J].中国民族教育,2021(3):5.
[7]张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驱动力[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9-07(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07(10).
[9]韩玉.202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圆桌对话举办 多方共议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保护[EB/OL].(2021-06-02).https://www.sohu.com/a/470080365_119038.
[10]国家网信办启动暑期网络环境整治行动[J].中国广播,2020(8):49.
[11]边剑.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J].传媒论坛,2021,4(24):38.
[12]王建敏,孙玉娟,康琳婧.立法实践与解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1):27.
[13]王建敏,孙玉娟,康琳婧.立法实践与解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1):2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07(10).
[15]祖霞.网络空间的“公共性”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育:国民网络素养个案研究[J].青年发展论坛,2021,31(1):73.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07(10).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07(10).
[18]参见:李峰《发挥未检职能作用 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https://www.sohu.com/a/469885228_11903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07(10).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