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治格局
2025年09月10日
(四)构建共治格局
1.构建共商平台
社区居民既是网格化管理的服务对象,也是服务主体。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和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向心力,才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组织社区内热心居民、退休干部、志愿者等成立各类协会和群众自治组织;推广联席会议和共建项目机制,鼓励居民对社区建设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激发其参与议事的热情;建立党员代表提议制度、民意反馈制度、网格民情联系机制、党员共管机制等,进一步推进共建共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2.引导群众参与
“群众参与”是社区治理能否有效的核心变量,本质上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只有真正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党建才具有生命力,社区治理才能实现多元主体协同的善治格局。群众只有产生了“当家作主”的观念,才会主动地解决社区治理事务,更好地回应居民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社区治理难度。通过积极吸纳社区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治理,动员社区居民协商公共事务,营造社区公共性,也有助于社区居民形成对于基层党组织良好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