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困境及对策

(二)困境及对策

1.土地指标难以攻克,阻碍旅游发展

发展旅游业需要根据用地性质进行多种多样的规划,例如商业用地上开办的民宿、农用地上创新发展的亲子农旅等,都是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用地需求。相应地,随着曹村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相关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用地指标的制约和“非农化”“非粮化”的整治下,到处是农保地、粮功区,因此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客流高峰时期,田园综合体内部的停车场远远无法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由于曹村镇的田园综合体是以永久基本农田为主,想要新建停车场会受到各项用地指标的制约而难以实施。因此,可以在旅途沿线设置配套停车场,完善曹村镇内部的交通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对客流进行分流,减轻停车压力。同时,还可以尝试利用村民门口的道路空间,探索建立社会化的停车场,可以进行适当的收费,也能给村民带来一些收入。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优良耕地不被占用的同时,充分开发未利用的土地,推动土地流转,鼓励企业等社会机构以租赁、合作经营等形式盘活综合体中集体建设用地,保持用地平衡,合理筹划。

2.宣传工作成效不足,缺乏知名程度

(1)曹村镇田园综合体宣传力度不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曹村镇田园综合体在温州市的知名度较低,即便在瑞安市的居民中,听说过该田园综合体的人也不到半数。由此可见曹村镇田园综合体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其在吸引游客、促进消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劣势。

对此,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吸引更多游客,也可以号召前来游玩的游客向亲戚朋友介绍当地的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同时,可以通过在曹村镇承办大型活动、邀请研学团队等方式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解决游客来源不广泛的问题。

(2)大众对田园综合体的认知程度不高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但实践团队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众对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导致大众不仅没有主动支持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甚至对这种模式并不看好,这种大众认知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面对这一发展困境,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视频等形式让大众更多地了解乡村振兴政策,通过社区宣讲、发放传单等形式让居民对附近的田园综合体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3.区域内部发展不均,仍未惠及全镇

目前曹村镇的文旅项目存在东岙村多而其他村少、东岙村兴旺而其他村凋敝的状况。如实践团队走访的曹东村和曹北村,接受采访的村民表示,东岙村的旅游业发展得更好,平时来到曹东村和曹北村的游客却并不多。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应注重区域间利益平衡调节,充分考虑各产业链经营主体之间、村民和经营主体之间、政府与经营主体之间拟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并由政府部门监管实施。[6]曹村镇文化旅游正在起步阶段,区域间的禀赋本就有所不同,发展不均衡属于正常现象,但政府可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先让利益惠及全体村民,增强村民对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信心和意愿,并充分发掘各地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做好长期规划,实现全域共同发展。

4.民营经济小而分散,亟须统筹引导

民营经济在曹村镇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曹村镇的民营企业较少,其他商业体又小而分散,导致民营经济缺少规模集聚效应,品质升级困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比如,曹村镇的部分民宿因为本身投资体量小,只将快速盈利作为经营目的,导致服务品质不佳,缺乏行业竞争力,以致缺乏大量资金来提升服务品质,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对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同类商业体集聚合作,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集中力量加快区域所需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化商业集群,提升服务品质,提高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政府还可以为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方面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高品质企业加快发展,并提供相应补贴。以规模集聚来提升民营经济主体的抵押担保能力,为融资集资开拓道路。

指导教师评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乡村建设是培育和转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模式之一,但田园综合体还是一种建立在各地实际探索雏形基础之上的新生事物,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固定的规划设计。因而王逸帆等同学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曹村镇的田园综合体的实践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结合文献调查,探寻田园综合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践方法恰当,实践选题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实践报告结构合理、材料翔实、逻辑分明,实践成果对丰富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模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与指导教师联系,实践态度认真积极。总而言之,这是一篇优秀的实践报告,该实践团队是一支优秀的实践团队。

(杨炳祥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释】

[1]社会实践团队名称:华中科技大学赴浙江温州“悠悠田园景,综合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
团队成员:王逸帆、张欣彤、陈伟森、胡皓程、陈宇彬、林亚、林子坤、陈子箐、徐继凯、高鑫瑶、胡濠向、黄翔宇、赖登宇、李若熙、夏千惠、李塘、温璞、姚林勇。
报告执笔人:王逸帆、张欣彤、夏千惠、姚林勇、林亚、李若熙。

[2]林麒琦.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0.

[3]陈艳琼.瑞安曹村镇 诗画田园铺就乡村振兴路[J].温州人,2021(7):60-63.

[4]曹村守好“瓯越粮仓”底色开启“未来乡村”大门[N].潇湘晨报,2022-06-23.

[5]卢贵敏.田园综合体试点:理念、模式与推进思路[J].地方财政研究,2017(7):8-13.

[6]王文军,田春燕,刘燕妮.田园综合体的内涵特征、要素条件及效益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56(6):106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