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区域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

(三)地方区域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

大运河作为中国第二条黄金水道,以物态文化创造出流动的历史,沿岸存在大量古文物及古城遗产。扬州和苏州两城均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文物保护

根据《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价值阐释弘扬规划》,围绕大运河正在进行的遗产保护传承可以划分为大运河重要遗址考古研究工程、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三种。

扬州市目前正在着力开展落实两项保护措施:其一是大运河扬州段河道内总整治目前已经围绕古邗沟、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邵伯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三湾公园等地区开展了两期整治;其二是围绕南河下风景区盐宗庙、天宁寺等古迹进行遗产点专项保护。目前,扬州市围绕大运河文化带文物保护草拟出台地方性法规《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印发《大运河遗产传承保护利用三年行动方案》,为大运河遗产保护提供工作指导方案。扬州市对于古文物的做法主要有二:一是在原址进行集中修复和保护;二是草拟出台纲领性文件,使保护有法可依、落在实处。

就苏州市而言,最典型的例子即苏州古城墙的修复和保护。苏州市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努力把城墙恢复成原样。例如整个倒塌掉的城墙南门,尽管只剩地基,苏州市政府却没有选择拆除重建,而是在地基两边种植绿化带,不改变地基结构。

扬州市和苏州市对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共通模式即全面保护,按照文物的直线保护范围,对沿线所有点状的文物进行保护性修复。

2.古城保护

在访谈过程中,实践队详细了解了综合性整体保护的古城保护方案。

扬州、苏州、杭州作为运河沿岸城市,历史悠久,运河文化本身就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各方面的资源集中度比较高,着重于在运河旁进行综合开发,以片区化的开发为主要目标。苏州市委宣传部打造苏州“运河十景”,包含了运河沿线的所有优质景观以此串联苏州市各个景点。

扬州市在古城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扬州市举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许多运河城市的专业人员,交流借鉴运河开发的优秀思路,借此机会拓展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古城保护不应囿于维持古城的原状。以苏州市为例,由于苏州在发展工业园区时开凿了干江路,对古城造成了较大的创伤,这使得苏州古城失去了申报世界遗产的机会。但如果干将路未建成,古城的经济发展将存在较大阻碍,一味保护古城完整性反而会造成因小失大的后果。古城开发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一要避免一味开发而忽略文物遗址保护,二要避免故步自封而让古城发展陷入僵化,因地制宜才是最好的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