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小学生“互联网+健康教育”的思考——基于湖北、云南两省八地的实践调研[1]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小学生“互联网+健康教育”的思考——基于湖北、云南两省八地的实践调研 [1]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这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然而,受限于现实条件,乡村地区在提升人民健康素养上存在不足,集中体现在乡村健康教育工作上:人群匹配度低、知识碎片化;形式相对单一,可操作性不强,且知识回顾不及时。而中小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强、依从性高和接收渠道广等特点,是实现健康乡村、乡村振兴的良好扳机点。为适应新时代农村地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新需求,实践团队成员对前期收集的721份问卷及调研材料进行分析,结合云南省和湖北省八个地区的人群、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针对当地“互联网+健康教育”科普需求情况的调查。实践团队总结梳理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搭建团队科普组织体系,开展科普作品创作,撰写了涵盖乡村常见病及常见癌症预防等方面内容的共25个章节的彩色科普先行手册,随书配备团队成员制作的科普视频。在此基础之上,实践团队还鼓励中小学生利用自身的优点,在健康教育中发挥对当地村民的引领带动作用,力求进一步优化乡村健康科普模式,探索健康教育创新发展道路,服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大局。

关键词

“互联网+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乡村振兴;科普;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