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论

(一)结论

(1)富硒茶产业对提升恩施州居民收入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恩施州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2)由于茶企的资本、地理环境、管理者思维模式等不尽相同,茶企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发展模式、市场方向等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可大致划分为传统型茶企和新型茶企。传统型茶企采取“1+X+N”的管理模式,在不改变原有的资源格局的情况下通过提升茶农的素质以及生产力实现茶叶品控,销售方式以线下门店零售为主,认为茶文化是一种“慢”文化,茶产品创新意识不强,具体以伍家台昌臣茶业为例;新型茶企则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和价格杠杆实现茶叶品控,积极采用互联网销售,认为茶文化发展应该顺应时代快节奏,不断推出新型茶产品,具体以润邦茶业为例。

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型茶企和新型茶企的管理模式比较

续表

(3)传统型茶企和新型茶企各有优劣,二者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都面临一定的困境。其中,新型茶企的管理模式规避了传统型茶企中生态环境、茶农、茶厂与企业间的矛盾,其模式对传统型茶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新型茶企的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从问卷数据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茶作为日常饮品的观点多持积极态度,认为喝茶具有许多益处,部分消费者则认为传统泡茶方式较为烦琐,因此喝茶频率不高;目前市场上的新型茶饮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人们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传统茶文化的了解程度依然不深,因此新型快捷茶饮产品以及弘扬茶文化的新方式具有很大的待挖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