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态振兴

(四)生态振兴

1.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方面,万溪冲村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建设发展,最大限度地保留村落原有风貌地貌,避免伐树取道、破坏耕地林地。例如,在充分保护现有林地资源、补齐森林防灭火应急保障短板的前提下,将森林防火道改建成登山步道。此举将亲近自然、森林防火、登山健身等功能充分融合,以生态振兴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此外,调研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村有一支由熟悉山况的本地村民组成的护林队,会定期上山巡查,检查安全隐患及预防生态问题。登山步道入口设有智能警报器,在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及9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该山,严格落地森林防火期政策,保护该山丰富的林地资源。

2.污染治理

在污染治理方面,万溪冲村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在街道两旁设有多个垃圾投放点,并派遣专人负责回收垃圾并管理投放点卫生,每天清晨都有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在“厕所革命”的号召下,万溪冲村新建立起多个公共厕所,并有专人打扫,保持环境干净、设施完备。通过调研发现,在评选“靓丽门庭奖”的激励下,家家户户门前不仅都打扫得干净整洁,且多种有绿植,鲜花、多肉盆栽次第摆放,生趣盎然。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万溪冲村周边建起产业园区,并有黄马高速和福宜高速穿过万溪冲村,这些工程占去了万溪冲村不少的耕地林地,并且给村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保护压力。

3.生态农业建设

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万溪冲村人作为宝珠梨的守林人,将保护果树写入村规民约,禁止私自砍伐梨树,禁止将废液、废水、废气排入果林,若土地被征用,土地上的梨树必须移栽。将护梨规章化,将种梨规模化,将卖梨产业化——这是万溪冲村独有的生态振兴。因此,在驶入万溪冲村的道路两旁,可以看到整齐茂盛、被移栽的百年梨树,成为入村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村民尝试了林下种植,如在梨树下种植薄荷、玉米、向日葵、大豆,在梨园套种酸木瓜,多样化的作物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增强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梨树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进一步增加宝珠梨产量。

万溪冲村之例可见,要建成一个生态宜居、风景优美、干净整洁、守护绿水青山的现代化生态乡村,需要做到:领导者重视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将其明确写入村规民约,以制度约束村民,倡导村民爱护生态环境;村民遵守村规民约,自觉建设美丽生态乡村,面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劝导;坚持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的理念,紧紧守住耕地淡水资源红线和基本农田、粮田的底线。万溪冲村在此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福宜高速在开山建造隧道时破坏了万溪湖的地下水通道,水流在隧道处溢出,导致万溪湖日渐干涸,这不仅给万溪冲村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损害,还导致村民们引水灌溉难上加难,只能靠天吃饭,农作物及蔬果产量严重受损。

此外,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除去现有林地,万溪冲村民们可以耕作的土地、田地大大减少。这也警示人们,在大力发展、振兴乡村的同时,应当顾及当地村民的感受,尽可能地保留乡土气息和原始风貌,为步入城市的游子保存一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