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人群对智能驾驶技术持积极态度
关于此次的调查问卷,实践团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实践团队在问卷中询问调查对象是否开过车,如图1所示,47.00%的调查对象没有开过车,53.00%的调查对象则有驾驶经验,没开过车的和开过车的人数比例接近1∶1。实践团队可以通过问卷了解到未开过车的新手对于智能驾驶的预期和展望。此外,会开车的调查对象因为有过真实的驾驶体验,所以对驾驶有更加切实的理解,这一部分调查对象能更直观地反映出车主对车辆的要求。
图1 是否开过车
智能驾驶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名词,如图2所示,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没有过多接触过智能驾驶技术,53.97%的人仅仅只是在网络上或者他人口中了解过智能驾驶技术,还有28.57%的人对这一领域基本不了解但有自己的设想,仅有6.35%的人乘坐过装载有智能驾驶系统的车。
图2 对智能驾驶的接触程度
关于人们对于智能驾驶的认知,如图3所示,47.62%的调查对象认为智能驾驶技术就是机器帮助人进行驾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26.98%的调查对象认为智能驾驶技术等同于无人驾驶技术,还有25.40%的调查对象认为智能驾驶技术是机器与人协同驾驶的技术。由此可见,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看法还是比较保守的,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智能驾驶不能在任何场合完全替代人工,这一认知符合现在的实际。
图3 对智能驾驶的认知
如图4所示,当问及智能驾驶未来是否可以完全代替人工,有10.32%的调查对象认为不可能,而有30.16%的人认为智能驾驶将完全代替人工驾驶,剩余约六成的人则认为人工驾驶和智能驾驶会两者并存。事实上,目前智能驾驶技术确实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中替代人工。
图4 智能驾驶未来是否可以完全代替人工
如图5所示,关于是否有倾向购买智能驾驶车辆以及对购买智能驾驶车辆的态度,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智能驾驶车辆的购买意愿和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分别占了74.60%和34.13%。
图5 是否倾向购买及是否刚需
在上述问题基础上,问卷设置了一个更加深入且具体的问题:如果你是驾驶员,更看重哪个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安全舒适性占据了第一位,占比高达81.75%(见图6)。智能驾驶的智能性也体现在可以通过算法将驾驶者所处的路况信息更加具体地反映给驾驶员,并且给出驾驶建议,还可以主动干预驾驶操作。这些功能都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在首要保证安全问题后,就会重点考虑营造舒适的驾驶环境。
图6 作为驾驶员更看重的部分
如图7所示,关于“技术成熟后,是否倾向于完全的智能驾驶”的问题上,72.0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是”,在问及选择“是”或“否”的原因,结果显示,选择了“否”的调查对象中有六成表示不太信任人工智能的决策,怕出问题,更相信自己的决策。
图7 技术成熟后,是否倾向于完全的智能驾驶及各自理由
问及对智能驾驶的顾虑,调查结果如图8所示。从结果中不难看出,40.00%以上的人担心的问题都是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算法技术与系统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大一部分调查对象害怕技术不够完善,不能够保障自身的安全。还有12.00%的调查对象担心,在开车的过程中智能驾驶会影响人的决策——使驾驶员分心,才导致危险的发生,而这个顾虑也是合理的。同时还有对政策方面的担忧也是合理的,因为智能驾驶的算法误判导致的事故,归咎和责任都是要商榷好的。
图8 驾驶人对智能驾驶的顾虑
问卷的最后,关于智能驾驶的展望和发展,如图9所示,除了11.11%的调查对象认为智能驾驶不会对现在或未来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外,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认为智能驾驶很有发展前景,但其中65.87%的人认为这项技术的重要性目前尚未显现,但会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图9 你是否认为智能驾驶技术会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于“未来车辆是否会具备更多功能”的问题,大多数调查对象持有积极乐观态度,八成以上的人相信未来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见图10)。
图10 未来车辆是否会具备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