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跨时空的数字陪伴与情感支持
2025年09月10日
(一)提供跨时空的数字陪伴与情感支持
城乡二元结构所催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依旧普遍存在于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家长外出务工频率高,农村儿童往往由隔代亲属养育,父母在农村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陪伴、交流不足的问题,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父职与母职的缺位。而智能手机作为即时通信设备,具有传输视频、语音、图像等强大的功能,能够跨越物理时空,为亲子提供即时沟通交流的途径,有效弥合了亲子之间的时空距离。
受访者C10表示“当时我爸妈都因为工作去了外地,所以他们当时给我买了一个手机,方便跟我联系”,并认为手机“让我们(我与父母)关系更加地密切”,因为“可以跨越空间进行线上聊天”。
受访者C22在谈及手机给亲子关系带来的正面作用时说道:“一般我都会和他们(父母)保持着固定的、定期的联系,自己出去跟朋友玩,会通过手机向父母报备,让他们放心,就是‘我现在很安全’‘放心’这种话,报个平安。”
当谈及“如果爸爸妈妈现在送你一个礼物,你最想要什么时”,作为留守儿童的受访者C16表示“想要一个电话手表,用来和爸爸妈妈联系”。当被问及:“那电话手表也可以玩游戏,可以干好多事情,你是最想用它来干嘛?”受访者C16回答“就是和我爸妈联系”。
可见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手机等新媒体产品在亲子关系层面,可为其提供跨时空的数字陪伴与情感支撑,达成“联系的在场”。在外务工的父母倾向于为孩子配备手机,以便双方联系、沟通情感,能够更便捷地知晓孩子在老家的生活、学习情况;而留守在家的孩子也想要拥有能够与父母联系的设备,在缺乏父母在场陪伴的留守生活里能够与父母更多地交流,获取情感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