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联动:社交需要的进一步满足

(一)线上与线下联动:社交需要的进一步满足

通过采访,实践团队了解到,目前农村儿童的同伴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同学、住处附近的同龄人和亲戚中的同辈等。而除了住处附近的同龄人,农村儿童与其他同伴的相见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同学大多在上学期间见面,亲戚家的同辈也是跟随家长拜访时才能得以相见。在采访中存在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即儿童上学在县城、暑假返回乡村老家。这意味着在假期中,如果没有手机这样的通信工具辅助,农村儿童与同伴的往来几乎为零。在这种条件下,农村儿童线下的同伴关系停滞不前,同伴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根据访谈数据,超过90%的农村儿童会通过智能手机和同伴进行线上聊天,超过55%的农村儿童(这一数据在不同学段有着较大差异,在小学学段该数据大约为20%,在初高中学段大约为90%)使用手机联系最多的对象是朋友。有部分农村儿童表现出了使用手机联系朋友的迫切需要,受访者C5就格外反感家长对他使用手机的限制,“限制电视的话我可以赞同,但手机不赞同,我需要和朋友用手机聊天”。

此外,根据访谈,农村儿童对线下同伴社交的需求长期存在,只不过隐匿在日益流行的线上聊天之中,因此有不少人担忧着线上聊天会挤占儿童线下交友的空间。但事实是,当线下同伴社交需求难以满足之时,农村儿童们才将目光移至线上。且农村居住地较为集中,在同龄人相对聚集的情况下,农村儿童甚至对线上交友具有一定排斥性。

智能手机打破了传统线下同伴关系之间的时空阻隔,越来越多地成为农村儿童与同伴保持联系的快捷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更为直接和频繁的同伴社交得以实现,缩短了同伴之间的交往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儿童匮乏的线下社交,并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