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研成果

(二)调研成果

本文的调研数据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于团队2022年7月前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对章驮乡的塘房村、邦福村,蚂蚁堆乡的曼毫村、蚂蚁堆村,博尚镇的勐准村、永泉村,南美拉祜族乡的南美村、南华村这8个村庄开展的入户抽样调查。调查采取“乡—村—农户”三级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共抽取4个乡镇436户,回收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77%。第二个来源于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分别从各调研乡镇政府、村委会、区政府相关部门收集到的近几年村内统计的关于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监测对象的约6万多条数据(见图3)。

图3 数据来源比例

1.入户调研样本总体情况

整合入户调研获得的336份有效问卷,统计调查254户脱贫户,占总体样本的75.6%,非脱贫户82户,占总体样本的24.4%(见表3)。各村抽样数占总体比例在6%~20%之间,样本分布情况与当地实际总人口数和总脱贫户数对应,符合多阶段抽样方法的精度和效度要求。

表3 入户调研样本分布

续表

从年龄分布上看,受访农户年龄分布在1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46~60”岁受访者居多,共计148人,占比44.0%,其次为“61~75”岁的受访者,占比24.4%,“16~30”岁的受访者仅占总数2.1%(见表4)。

表4 入户调研样本年龄指标的数字特征

受教育程度方面,81.3%的受访农户受教育程度仅为小学,16.1%的受访农户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寥寥无几(见图4)。这表明当前该地脱贫农户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

图4 入户调研样本学历分布

政治面貌方面,受访农户中有8%为党员,其余为群众(见图5),党员群众比约为1∶11。

图5 入户调研样本政治面貌分布

2.入户调研样本家庭成员情况

分析受访农户的家庭规模、抚养比、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可以看到,受访的336户农户家庭中,家庭规模最小为1人户家庭,最大为9人户家庭(见表5)。

表5 受访农户家庭结构指标的数字特征

根据受访农户家庭规模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到家庭人口数为1~3人的小规模家庭占比42.3%,4~6人的中等规模家庭占比52.1%,7人及以上的大规模家庭占比5.7%(见图6)。结合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家庭规模偏向中小型化,大规模家庭数量明显偏少。

图6 受访农户家庭规模分布图

为了了解受访农户家庭扶养老人、抚育孩子这类无劳动力者的负担情况,本文利用了抚养比这一概念。

通过分析受访农户的家庭抚养比,团队发现有78户家庭的家庭成员均为劳动力,故不存在抚养负担,有19户家庭因不具备劳动力使得家庭抚养比趋于无穷大,这些家庭存在严重的抚养负担。除此之外,家庭抚养比小于等于1的家庭占比46.4%,且其平均抚养比为0.72,即这些家庭1个劳动力平均承担0.72个无劳动力的抚养责任,相对而言家庭抚养负担较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较大。24.7%的家庭抚养比均超过1,且其平均抚养比为2.07,即1个劳动力平均承担2.07个无劳动力的抚养责任(见表6)。总之,受访农户家庭整体抚养负担仍然较重。

表6 受访农户家庭抚养比指标的数字特征

从受访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患有疾病统计结果来看,家庭成员中有残疾的占比16.4%,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占比26.8%,患有严重疾病的占比7.1%(见图7)。这说明,脱贫户的身体健康问题仍需要重点关注。

图7 受访农户家庭成员患有疾病情况

3.入户调研样本被帮扶受益情况

在研究农户被帮扶受益情况时,本文给出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帮扶政策,分别为安置房补贴、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公益岗位政策,并统计农户从哪些精准扶贫政策中受益。从数据来看,受访农户中受到安置房补贴政策帮扶的最多,有212人,占整体样本比重63.1%,受到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政策帮扶的占整体样本的比重分别为28.6%、53.3%、31.5%,受到公益岗位政策帮扶的有56人,占整体样本比重16.7%(见图8)。

图8 受访农户家庭成员受益到的精准扶贫政策情况

从受访农户居住条件情况来看,受访农户中有284人家中房屋进行过改建/改造,约占受访总人数的84.5%。在有改建/改造房屋的受访农户中,首先受到国家/银行补贴3万~6万的占比最多,达到66%,约三分之二,其次是政府免费建造/异地搬迁,占比18%,无任何补贴的最少,仅占比3%(见图9)。说明当地政府对改善农户的居住情况非常重视。

图9 有改建/改造房屋的受访农户受补贴情况

从受访农户是否参加过政府举办的特色产业技能培训情况来看,在受访农户中有258人参加过此类培训,约占受访总人数的76.8%(见图10)。在参加过此类培训的农户中,本文就“您觉得此类技能培训对您作用如何”这一问题进行采访,其中有91%的人认为培训有作用,有9%的人认为培训无作用或者意义不大(见图11)。说明当地政府技能培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需有针对性地改进。

图10 受访农户是否参加过政府举办的特色产业技能培训情况

图11 受访农户对培训班作用认知情况

4.入户调研样本保险拥有情况

从受访农户的保险拥有情况来看,医保覆盖率达到了96.7%,拥有低保、五保金或者养老保险金的占比达到了75.6%,还有19人购买了其他商业保险,占样本比重为5.7%(见图12),说明当地政府的民生保障工作效果较好。

图12 受访农户保险拥有情况

5.政府整理样本家庭结构情况

调研小组从各调研乡镇政府、村委会、区政府相关部门收集到了63280户家庭在人口规模、住房面积、普通话掌握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方面的数据,数据量十分充足,经过筛选共计获得有效数据44982条。

从农户家庭的人口规模分布上看,家庭人口数为1~2人的小规模家庭占11%,3~5人的中等规模家庭占比最多,比重为73%,6人及以上规模家庭只占16%(见图13)。结合数据可以看出,临翔区农户家庭正在向中小型化规模过渡。

图13 政府提供家庭人员情况

对于监测对象的年龄结构,按照国家最新年龄结构标准进行划分,分为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从图14中可以看到,整个区绝大部分都是40岁及以上人口,其中中老年组占比最大,达到了36%。根据数据可以判断临翔区人口正在朝着老龄化方向发展。

图14 政府提供人员年龄情况

对于监测对象的家庭劳动力情况,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家庭都拥有2~3位劳动力,劳动力人数超过5位的家庭仅195户,占0.43%(见图15)。而根据图13知,6人及以上规模家庭占16%,侧面反映了人口基数大但劳动力仍不足,这当然也可从存在1465户家庭没有劳动力的情况得到正面反映。

图15 政府提供家庭劳动力人数情况

对于监测对象的家庭健康状况,可以得知绝大部分家庭都高于2/3的健康率[25],但是仍有5.6%的家庭健康率低于1/3(见图16),这也是导致家庭劳动力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这表现针对人员健康状况的检测是重要的。

图16 政府提供家庭健康人数占比情况

从农户家庭的住房面积情况上看,临翔区各调研村的人均住房面积约50.4平方米,其单人占有面积最大可达到560平方米,但单人占有面积最小仅3平方米(见图17)。由此可得,在所调查的区域里,住房面积两极分化严重,居住条件具有显著差异性。

图17 政府提供家庭住宅面积情况

6.政府整理样本家庭收入情况

关于农户可支配收入方面,按照收入的来源,将可支配收入分为四项统计,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可支配收入与这四种收入之间的关系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从表7得知,临翔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在8645元,已接近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还存在一定距离。在调研中,团队得知整个临翔区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常年在外务工,其他人员绝大部分主要靠第一产业增收,第二三产业缺乏发展。同时人均财产净收入较低,这表明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收入较低(见图18、图19)。

表7 政府提供样本收入结构数字特征

图18 政府提供样本收入结构

图19 政府提供样本收入分布情况

7.调研小结

通过对调研成果的分析,发现受访农户存在以下几个总体特征。

①家庭文化水平不高。336户受访农户中,81.3%的受访农户受教育程度仅为小学,16.1%的受访农户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寥寥无几。

②家庭整体抚养负担较大。336户受访农户中,24.7%的家庭抚养比均超过1,且其平均抚养比为2.07,也就是说,1个劳动力平均承担2.07个无劳动力的抚养责任,甚至有19户家庭不具备劳动力,存在严重抚养负担。

③被帮扶收益情况良好。从帮扶政策看,分别有63.1%、28.6%、53.3%、31.5%和16.7%的受访家庭,受到政府安置房补贴、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公益岗位等不同政策的帮扶。从居住条件情况看,84.5%的受访农户有对房屋进行改建/改造,其中,受到国家/银行补贴3万~6万的最多(66%),政府免费建造/异地搬迁次之(18%),无任何补贴的最少(3%)。从产业技能培训情况看,76.8%的受访农户曾参加过此类培训,其中,91%的人认为培训有作用。

④保险拥有情况良好。336户受访农户中,医保覆盖率达到了96.7%,拥有低保、五保金或者养老保险金的占比达到了75.6%,还有19人购买了其他商业保险,占样本比重为5.7%。

⑤家庭在向老龄化转变中。政府提供的样本数据中,整个区的人口年龄绝大部分都是40岁及以上,且家庭人口数与家庭劳动力人数不成正比,其中包括了1465户家庭没有劳动力。同时,约25%的家庭健康人数占比低于2/3。因此,作为致贫的因子之一的家庭健康状况需要重视。

⑥整体收入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政府提供的样本数据中,各调研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44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65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42%。虽然摆脱了绝对贫困,但仍处于低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