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同分析
1.相同点分析
第一,经济流转方式。从茶农处收购茶叶进行加工,产出成品后投入市场获得经济收入,实现经济回流。
第二,经济主体。以茶业为主要载体,把售卖茶叶作为主要盈利的方式。
第三,追求经济多样化发展。开放茶园参观,开发周边自然景区,带动茶旅结合产业,增加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不同点分析
(1)企业文化
宣恩县伍家台昌臣茶业采取“1+X”硒火燎原模式创建有机茶品牌,以加盟的形式联系周边茶厂企业,成立了茶产业联合体。伍家台村的气候、土壤条件独特,产茶历史悠久,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恩施润邦茶业以历史悠久的恩施玉露为核心,立志复兴恩施玉露,恢复其生产和销售,并打造“恩施玉露”品牌。润邦茶业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生产的茶叶多次受到外界称赞,“芭蕉”牌恩施玉露茶先后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学会金奖产品”“湖北省第三届十大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等。润邦茶业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不断精进成熟的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争做行业先锋;并通过寻找民间制茶老师傅组成团队,恢复了失传多年的恩施玉露传统工艺,起草并制定了恩施玉露生产湖北省地方标准。润邦茶业目前已成长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茶园、茶厂管理制度
宣恩县伍家台昌臣茶业粗茶产出茶园一部分由农户自行管理,一部分由公司代理并支付土地所有权人租金。茶厂聘请当地居民管理,实现公司与合作社的融合管理制度。恩施润邦茶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管理模式,该模式调和了传统模式下企业、茶商、茶农之间的矛盾。茶园主要由当地茶农委托给公司代为管理,公司可以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以便从源头控制茶叶的质量。
(3)进货、宣传和销售流程
在进货上,宣恩县伍家台昌臣茶业一方面从周边茶农手中收购粗茶,通过拒绝收购农药残留茶叶,要求茶厂从源头控制茶叶农残,倒逼散户茶农不打农药,管控粗茶农残量,保证茶产品出货品质。另一方面,昌臣茶业在一些农户手中有外包茶园,由茶厂负责管理,打造绿色无农药茶园,做到从源头上保证茶叶零农残。在宣传上,昌臣茶业一方面打造当地茶艺文化村,实现茶旅融合,以旅游业宣传带动茶产品宣传;另一方面与稳定大型客户进行长期对接,做好广告投入,参加海外贸易会,保证茶产品暴露面广。在销售上,昌臣茶业在茶旅结合、以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茶产品销售的基础上,专注于打通海外市场,出口产品流向主要是欧洲周边国家地区。
在进货上,恩施润邦茶业通过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和价格杠杆,只高价购入达到公司标准的茶叶且现场结清茶钱,引导和培训社员和茶农规范生产流程,杜绝农药,做到有机健康。在宣传上,润邦茶业一方面通过承办和赞助各类重要活动的方式宣传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线下门店进行合作来推广产品,结合产品举行“点茶”“斗茶”等传统技艺演示,向大众普及茶文化。在销售上,润邦茶业在传统门店售卖产品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目前已参加多次网络直播带货,其优秀的产品深受大众的喜爱。
(4)市场规模
昌臣茶业在宣恩县城区共开设两家线下门店,销量占比少,主要是通过经销商加盟代理的形式售出茶叶产品。市场规模聚焦海外,海外市场占比七成左右。
恩施润邦茶业门店几乎都位于恩施州,直营店仅一家,其他店都由经销商代理销售。除了生产地恩施州之外,润邦茶业在湖北省会武汉也成立了分公司,并建立专卖店。
(5)政府帮扶干预
昌臣茶业在政府的指导下,走一村一品之路,打造伍家台旅游文化,是恩施州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榜样,并在政府的帮扶下成功将伍家台村打造成国家AAAA级景区,助力乡村振兴。
润邦茶业的成立得益于恩施州政府的招商引资,政府在公司建立的前期提供了很多帮助,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为公司提供了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