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技术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一)智能驾驶技术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具备保障安全、提升效率、缓解驾驶压力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8]智能驾驶技术包含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技术领域,其本质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智能驾驶技术对于居民出行、行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1.智能驾驶技术将重新定义出行

智能驾驶技术目前最主要体现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方面,能够显著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自动驾驶技术使汽车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成为可能。驾驶员可以在车内继续办公或休息,节省交通中的时间成本。此外,智能座舱技术也是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通过实现汽车各功能区域控制器的融合,智能座舱能将人机交互方式从传统的分离式按键变为集成的中控屏幕和语音助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有可能感知驾驶者的偏好和表情,创造出更为安全和舒适的驾驶环境。

2.智能驾驶技术将引发产业变革

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渐普及,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HIS Markit机构在2021年对中国市场的调研显示,超过80%的用户对座舱智能配置表现出了购买意愿(含“非常需要”与“比较需要”)。从额外付出购买成本的结构来看,用户在娱乐、中控大屏与空中下载技术(OTA)三大领域愿意付出的额外成本相对偏高。这些变化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作为评价汽车的新指标。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汽车厂商更加关注汽车智能座舱和网联技术。汽车智能座舱的实现需要车企在整车电控、语音控制等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将带动OTA技术的普及,通过下载更新即可提升车辆性能。因此,车企不仅需要强大的硬件研发能力,还需要更强的软件研发能力。这也正是汽车行业中提出“用软件定义汽车”的含义。这些变化同时也在促进车企加快研发速度,改革人才结构,改变研发方向。汽车行业是关系经济发展、人民安全的重工业领域。无论汽车行业最终会何去何从,都必将对经济民生产生重大影响。

3.智能驾驶技术或将影响中外汽车市场格局

在对东风延锋技术中心的走访中,实践团队发现,东风公司技术人员普遍认为国内汽车的智能座舱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并且正在领跑全球市场。其中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5G等技术使得国内有更适合智能座舱技术发展的技术土壤;二是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座舱技术的需求更大。因此,包括智能座舱在内的智能驾驶技术或将成为中国车企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IHS Markit的预测,国内智能座舱市场增速领先全球,2030年智能座舱规模全球占比将从2021年20%左右上升至37%。这一变革有助于中国车以不同的方式走出国门,向中国智造的方向进一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