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振兴

(三)文化振兴

1.公共文化设施

万溪冲村建设了文体活动中心、休闲小广场、老年活动室、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众多公共文化设施。这些场所为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搭建了可靠的平台。调研团队参观了“禾下”乡村书屋。此项目是该村重点实验项目之一,由吴家营街道牵头,万溪冲村主建,云南艺术学院乡村实践工作群承建和运营。此项目创造性地利用社区闲置公房进行改造提升,将其建设为“咖啡吧+书屋”模式,集休闲、学习、交流、经济发展于一体,一举多得。但“禾下”乡村书屋的经营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看书、休息的多是游客,鲜有村民,这与原本定位为乡村书屋的公益文化空间尚有距离。除了做好“供给端”,更要充分了解“需求端”,以村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才能更好地服务村民,提升乡村文化氛围。

2.文体娱乐活动

万溪冲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据社区主任介绍,每逢节假日,社区的老年人会聚在一起,在文体活动中心进行乐器演奏、唱戏、节目表演等。对于社区的年轻人,也有自行车比赛满足他们的需求。此外,社区建设了长达9.5千米的彩色跑道供村民慢跑、散步,丰富村民的日常休闲生活。

3.打造文化品牌

万溪冲村也致力于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宝珠梨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历史”,不仅有经济价值、景观价值,还具有文化历史价值。万溪冲村加强宝珠梨保护工作,对社区内4206株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梨树和5230株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梨树进行树树挂牌、树树保护,种植方式由粗放逐渐转向精细。凭借宝珠梨这一独特优势,万溪冲村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化特色活动。三月的梨花节和九月的采摘节最具影响力,赏梨花、摘宝珠梨的盛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玩。自2013年举办第一届万溪梨花节和万溪宝珠梨采摘节以来,截至2022年底,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社区在梨花节展区规划出最佳观赏点,效仿古人游玩时的“琴赏”“茗赏”“诗赏”“图赏”等赏花名目,搭建了与环境融合的艺术装置。与此同时,万溪冲村还通过活动品牌和产品孵化打造了旅游产品线,展现出一条文化产业链。依托宝珠梨,社区打造出了宝珠梨T恤、宝珠梨钥匙扣、宝珠梨明信片、宝珠梨便利贴等不同种类的共50多种宝珠梨系列文创产品。可以看到,万溪冲村的村文化特色鲜明,艺术主题明确,保证了万溪冲村的可持续发展。

但万溪冲村的文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须增设。在调研中发现,万溪冲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针对老人和小孩,而针对中间年龄段人群的设施比较少。社区可推动广播电视设施、数字电影院、阅报栏全覆盖等,还可以利用日常晚上、传统节日、农闲季节举办各种文艺演出、读书交流会等。其次是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万溪冲村举办了不少大型活动,具有一定的特色,但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不足,游客在当地停留的时间普遍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