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

【处方来源】 《伤寒论》。

【异名】 葛根半夏汤(《伤寒图歌括人指掌》卷四)。

【药物组成】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炙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切)各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用法用量】 先煮葛根、麻黄,去白沫,纳诸药再煎,分三次服。

【功效】 解表和里,散寒化痰。

【主治】 外感风寒,项背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伴呕吐。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由素有痰浊,外感风寒,筋脉挛急所致。故治当去筋骨之风寒痰浊,舒筋脉之拘急。方中重用葛根祛邪解肌,舒筋缓急,以为君药。麻黄、桂枝,相须配伍,以助葛根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半夏燥湿化痰,以治素有陈痰:三药共为臣药,消除致病之外因。白芍、甘草、大枣柔肝缓急、益阴敛营,用为佐药,既能辅佐葛根舒缓筋脉,又能制约麻、桂之辛散。生姜助发散之力,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以为使药。诸药合用,能呈解表和里,散寒化痰之效。

【制方特点】 本方由葛根汤加半夏组成。葛根汤能发汗解表,升津舒筋;加半夏目的在于燥湿化痰,以治素有伏痰。

【用方要点】 本方为内有痰浊,外感风寒,所致的颈项强急而设。临证时以头痛,项背强,发热恶寒,无汗,或伴呕吐,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或弦为用方要点。如虑及祛痰之力弱,可加桔梗、制南星以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