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丹
【处方来源】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药物组成】 柏子仁、熟干地黄、沉香(一方用半两)、干山药、金钗石斛各一两,石麻、覆盆子、牛膝、黄芪各一两,蔓荆子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服,每日止进一服。一方加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切片,焙;杜蒺藜一两,木臼杵去刺,慢火炒黄后,称菟丝子一两,淘去泥土,酒浸一宿,漉去,焙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滋阴。
【主治】 治肝经风气上攻头脑昏重目暗,项背拘急,脚膝少力,四肢多倦,久服养精血,明目,注颜。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肝主筋,肝以血为本,肝血得补,筋脉有养,项背筋脉之病可愈,故用药以补养肝血为治疗重点。方中熟地黄甘温质润,专入肝脏以养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用为君药。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山药、石斛、覆盆子均入肾经,三味能益肾精而养肝血,同为臣药。柏子仁、石麻滋养阴血;黄芪健脾益气,气足则血生化有源。沉香质重入下肝肾,起引药入经之用;且能行气调中,与熟地黄等补益滋腻药物配伍,无碍胃之弊。蔓荆子祛痹止痛,牛膝活血通经,均为佐治之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养血滋阴之功。
一方中加入既能补益肾阳,又能滋补精血的肉苁蓉、菟丝子,全方的补益肝肾精血功效更强。杜蒺藜(刺蒺藜)则能行血散风。
【制方特点】 《鸡峰普济方》云:“肝主项背与臂膊。”肝血不足,颈项臂膊筋脉失养而病项背拘急,故治疗当以补养肝血为主药目的。本方是从直接补养肝血,益肾精而化生精血,益气以生血等多方面来补养肝血,其起效机制全面,故方有“补肝”之名。其中熟地黄、石斛、柏子仁等补益药均兼有除痹之功,可见制方时选药之刻意。
【用方要点】 本方乃为肝血不足证而设,临证时以项背拘急,或手足麻木,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为用方要点。如兼有外邪者,可视其邪之性质,选用相应的药物,祛除外邪。
方中石斛,因其质地紧密结实,润透性差,其所含的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如作汤剂宜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