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丸

茯苓丸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药物组成】 赤茯苓、防风、细辛、白术、泽泻、官桂各半两,栝蒌根、紫菀、附子、黄芪、芍药、甘草(炙)各三分,生地黄、牛膝(酒浸)、山芋、独活、半夏(酒浸)、山茱萸各一分。

【用法用量】 上十八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大。每服十丸,温酒送下,食前。

【功效】 补肾益气,散寒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治臂痛如神。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臂痛为肾气不足,寒湿侵袭,阻滞筋脉所致。方中附子、肉桂与生(熟)地黄、山茱萸、山芋(山药)、茯苓、泽泻、(赤)芍药等配伍,而有金匮肾气丸之构成,能补肾阴,生肾气。防风、细辛、独活辛温发散,去肌表风寒湿邪。白术、黄芪健脾益气,实卫祛邪;半夏、紫菀燥湿化痰,去内生之痰湿。牛膝活血通经,栝蒌根“善通行经络”(《医学衷中参西录》)。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诸药制丸,温酒送下,能行药势,助药力,共奏补肾益气,散寒祛湿,通络止痛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治肾气之虚,采用的是《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少火生气的方法,而没有用巴戟天、淫羊藿等温补肾阳的药物,是其制方特点之一。祛邪只用防风、细辛二味,可见所治之证,当为虚重邪轻之证也。

【用方要点】 本方为肾气不足,寒湿侵袭,阻滞筋脉所致臂痛而设,临证时以臂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体胖,苔白,脉弦细等用方要点。如感受外邪较重,应视邪之轻重,随证加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