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祛汤

外祛汤

【处方来源】 《辨证玉函》卷二。

【药物组成】 白术五钱,防风三钱,炒栀子三钱,荆芥三钱,半夏三钱,乌药三钱,甘草一钱,白芍三钱。

【用法用量】 水煎,日二服。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 实证臂痛。其痛长长在于一处皮毛之处,但觉苦楚,按之痛更甚,口渴,便闭。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臂痛为风寒湿浊,阻滞筋脉所致,当以搜风祛痰立法。防风气味俱轻,被誉为“风药之润剂”,辛行发散,以祛风解表为主,方中用为君药。荆芥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助君药祛邪之功;栀子苦寒,经炒过,苦寒之性稍减,清热之功缓和,而利湿燥湿之功尤在;半夏燥湿化痰:三药共为臣药。白术健脾,治湿浊化生之源;乌药疏肝行气;白芍、甘草舒筋缓急: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用药散收并用,防风、荆芥辛温发散,白芍、白术甘酸收涩,使发散有度;寒温并用,防风、荆芥辛微温以散表邪,栀子苦寒以清里热,寒热药相制而无偏性。

【用方要点】 本方为实证臂痛而设,临证时以臂痛楚,按之痛更甚,口干苦,便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为用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