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汤
2025年08月10日
桂枝附子汤
【处方来源】 《伤寒论》。
【异名】 桂附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二)。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四两,附子(炮,去皮)三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用法用量】 以水六升,煮至三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功效】 祛风散寒,祛湿除痹。
【主治】 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为风寒湿邪阻滞所致。方中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发散,祛在表之风寒。附子之辛热,能温经散寒,外逐肌腠之寒湿,内除筋骨之痼冷。姜、枣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教寒,祛湿除痹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为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而成,其温经散寒之功得到加强。甘草既能制约附子走窜之力,也能减制附子之毒性。
【用方要点】 本方为风寒湿邪阻滞筋脉所致证候而设,临证时以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为用方要点。
【临证举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6例:药物治疗,风寒型,治宜祛风散寒通络除痹,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若颈项疼痛者加葛根,上肢麻痹加鸡血藤、木瓜。虚寒型,治宜温阳散寒、益气养血、通络除痹: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若颈项强痛者加葛根;短气乏力者加党参、白术;疼痛明显者加附子、延胡索;伴有头晕加钩藤、天麻。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药物剂量酌情调整。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时间最短13天,最长96天,平均34.65天。治疗停止后依照上述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135例(72.58%),好转42例(22,58%),未愈9例(4.84%)。[河南中医,20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