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散

白芥子散

【处方来源】 《妇人良方大全》卷四。

【药物组成】 真白芥子、木鳖子(麸炒)各二两,没药(别研)、桂心、木香各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停,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功效】 化痰散瘀,温经通络。

【主治】 治臂痛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此由荣卫之气循行失度,留滞经络,与正气相搏,其痛发则有似瘫痪。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的臂痛为痰瘀互结,凝滞经络所致,当以化痰散瘀为法,达到通畅经络的治疗目的。方中用辛温行散的白芥子,散瘀血而暖经络,祛痰湿而利骨节,以为君药。木鳖子性善攻利,能疏经通络而止痹痛,以为臣药。佐以没药活血散瘀,桂心温经通络,木香行气以活血。诸药合用,以酒为药引,行药势,助药力,共奏化痰散瘀,温经通络之功。

【制方特点】 痰瘀互结,粘滞于经络,非一般化痰散瘀药如半夏、南星,川芎、红花之属可以起效;唯白芥子、木鳖子等力峻药物,深入经络,涤痰逐瘀,方可胜任此治疗功效。但本方化痰之力稍弱,可加用天南星、白附子等予以加强。

【用方要点】 本方为痰瘀互结,凝滞经络所致臂痛而设,临证时可以臂痛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滑为用方要点。木鳖子为有毒药物,多作外用,内服须慎重。

如痰浊偏甚者,可加半夏、南星等药;瘀血偏重者,可加红花、桃仁等品;如气滞甚者,加用枳壳、莪术等物。

【临证举例】 白芥子散治疗肩周炎;以白芥子散内服为主,配以手法理筋。白芥子散由白芥子90g,木鳖子90g,没药15g,桂心15g,木香15g,共研末而成。治疗每次服3g,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寒凝甚且能酒者,温黄酒送服;伴颈椎骨质增生者,黄芪30g,葛根15g煎汤送服;气血不足者,炒黄芪30g,当归6g煎汤送服。30例均予以每天20min左右的手法理筋。

治疗结果;2个疗程内治愈17例,显效5例,好转8例;3个疗程内治愈27例,好转3例;4个疗程内治愈28例,好转2例。治疗4个疗程,有效率100%,治愈率93.3%。

按: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也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临床主要症状为肩关节周围疼痛经久不愈,严重者伴有关节粘连、患臂肌肉萎缩等,多因肾气不足,气血虚弱,又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所选治的30例病例中,以女性阴寒体质为多,占27例;病史较长,肩关节周围疼痛以夜间为甚,有的伴有抽痛,有的伴有肩臂外侧肿胀。其病机已不是单纯的肾气不足、气血虚弱、风寒湿滞、血不荣经,而是已发展成阳不化湿,湿久成痰,痰滞经络,荣卫失调。故方以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为君;以木鳖子祛毒消肿,散结止痛为臣;以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桂心补元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木香行气调中止痛为佐;黄酒等为使,共奏温阳散寒、豁痰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