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汤

茯苓汤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五。

【药物组成】 白茯苓(去黑皮)、熟干地黄(焙)、人参、桂(去粗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焙)一半两,甘草(炙)、麦冬(去心,焙)各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七味,细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日二服。

【功效】 补气养阴,化湿祛痰。

【主治】 治风厥惊骇背痛,善噫善欠。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为气阴不足,痰湿内生所致。方中人参、白茯苓相须配伍,健脾益气;熟干地黄、麦冬相使合用,滋养阴血:四味合而为方中补养部分,能补益脾之气阴。白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桂温阳化湿。三味合而为方中祛邪部分,能温化痰湿。诸药合用,以生姜为引药,共奏补气养阴,化湿祛痰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所用药物分为补养气阴、去除痰湿两部分,补养和祛邪并重。健脾益气也能间接起到行湿治痰的目的。

【用方要点】 本方为气阴不足,痰湿所致的背痛而设。临证时以背痛不已,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舌淡红,苔少而腻,脉细弦为用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