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汤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异名】 天麻煮散(《普济方》卷十五)。
【药物组成】 天麻(酒炙)、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半,干蝎(去土,炒)、羌活(去芦头)、芎碫、白附子(炮)、牛膝(去苗,酒浸,切,焙)、麻黄(去根、节)、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焦)、枸杞子、白芷、人参、萆薢、海桐皮、防风(去叉)、桂(去粗皮)、酸枣仁(炒)、白蒺藜(炒)、当归(切,焙)、甘草(炙)各一两,乳香(研)一两半。
【用法用量】 上二十一味。除研者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其煎药水,每用桃柳桑枝嫩者各一两,净洗细锉,甘菊叶半两,如无叶以花代,用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若冬月十日为一料,夏月逐日修事服之。
【功效】 祛风渗湿,养血补肝,通经活络。
【主治】 治肝脏风毒气注,手臂头项、肩膊腰足,筋脉拳急,攻刺疼痛,或四肢虚肿,头目旋运,黑花昏暗,呕逆减食。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系肝经血虚,风寒湿邪入侵所引起。方中天麻祛外风,通经络,止痉痛,息肝风,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方中用为主药。附子与桂相须为用,能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祛在里之寒湿。羌活、防风、麻黄、白芷、海桐皮诸辛温药合用,能祛风散寒逐湿。酸枣仁、枸杞子养肝血,滋肾阴;芎碫、当归养血行血;人参、甘草健脾益气。萆薢渗湿除痹。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干蝎、白花蛇祛风而通经络。乳香活血伸筋,牛膝活血通经。白蒺藜宣散肝经风邪。以桃枝、柳枝、桑枝为引,引药归入肢臂腿膝,直达病所。主要合用,共奏祛风渗湿,养血补肝,通经活络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用药味数逾20味,实属“大”方,所用药物可归纳为祛风湿、补肝肾气血和通经活络等三大类等,作用较为全面,对风寒湿痹,无论有无肝肾之虚均可加减使用。
【用方要点】 本方为肝经血虚,风寒湿邪入侵所引起证候而设,临证时以手臂头项、肩膊腰足等处攻刺疼痛,头目旋运,黑花昏暗,呕逆减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等为用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