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
【处方来源】 《伤寒论》。
【异名】 葛根麻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麻黄葛根汤(《杏苑生春》卷七)、干葛解肌汤(《症因脉治》卷二)、麻黄加葛根汤(《伤寒大白》卷一)。
【药物组成】 葛根四两,麻黄、生姜各三两,桂枝、炙甘草、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
【用法用量】 先煮麻黄、葛根,去白沫,纳诸药,水煎,分三次服,覆取微似汗。
【功效】 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主治】 太阳病,项背强糞糞,无汗恶风;或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由外感风寒,筋脉挛急所致。“风寒伤经络之经,则所过但痛而已,未至于强;风寒伤筋骨之筋,则所过筋急强直而成痉。”(《医方考》)故治当去筋骨之外邪,舒筋脉之拘急。方中重用葛根祛邪解肌,舒筋缓急,以为君药。麻黄、桂枝而助葛根发汗解表,疏散风寒,消除病因,是为臣药。白芍、甘草、大枣柔肝缓急、益阴敛营,用为佐药,既能辅佐葛根舒缓筋脉,又能制约麻、桂之辛散。生姜助发散之力,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为使药。七药合用,能呈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效。
【制方特点】 此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成。本方散中有收,发中有补,正邪兼顾,使汗不伤阴,收不碍邪,是治疗颈项强痛的常用方剂。其中葛根是治疗颈项强急得常用药物。
【用方要点】 本方为外感风寒,筋脉挛急所致的颈项强痛而设。临证见项背强急,兼见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即可使用本方。葛根汤治疗颈项强痛常用的基础方剂。
【临证举例】 葛根汤为主治疗颈椎病38例。内服药物:葛根12g,麻黄6g,桂枝6g,白芍30g,细辛5g,威灵仙9g,防己10g,桑枝15g,片姜黄6g,甘草5g。每日1剂,取法汁200ml,早晚分服。10剂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停服3~5天,继续服用。外治方法:取上方3剂,研碾成细末,装入直径10cm、长30cm左右圆枕中,自制中药枕后,将药枕枕在下颈段,使颈部后伸15°~20°。应用颌枕带持续牵引。牵引重量以3~4kg开始,逐渐追加至体重1/10。牵引时间每日为6~8小时。夜间睡眠,继续使用药枕,此期间,可侧卧。治疗结果:疗程22~59天,平均住院25.3天。治疗结果如下:优9例,23.7%,良16例,42.1%,可11例,28.9%,差2例,5.3%,总有效率94.7%。
按:葛根汤为《伤寒论》中经方。方中葛根有解肌、生津舒经作用,临床上,为治疗颈肩痛常用药。麻黄中伪麻黄碱抗炎作用强,可抑制角叉菜胶等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可缓解肌肉痉挛。桂枝解肌回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可提高痛阈值,具有镇痛作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