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加术汤
【处方来源】 《金匮要略》。
【异名】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白术四两。
【用法用量】 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 治外感寒湿,一身烦疼,无汗。
【配伍意义】 本方由麻黄汤加味而成,所治之证为素体多湿,感受寒湿之邪,郁于肌腠,滞留筋骨所致。方中用麻黄发汗解表,宣通卫阳,以散肌表之寒湿。桂枝辛散温通,通达经络,助麻黄以解散寒湿;杏仁宣利肺气以助麻黄之力。但治湿不宜太过发汗,所以加白术既可健脾祛湿,又可益气实表,使“微似汗”而风寒湿邪俱去。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散寒除湿之功。
【制方特点】 此方的制方特点在于麻黄与白术的配伍。白术得麻黄,可行表里之湿;麻黄得白术,虽发汗不至于多汗,符合《金匮要略》提出的“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的原则。
【用方要点】 临证使用当以身烦疼而有恶寒、发热、无汗者为宜,有汗者慎不可用。
【临证举例】 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痹96例疗效观察:麻黄加术汤:麻黄6~9g、杏仁9g、桂枝6~12g、甘草6g、苍术30g,水煎服,日一剂。若肢体冷痛剧烈者加制川乌6~10g(先煎),肩关节痛者加片姜黄15g,四肢沉重者加云苓30g,苔白腻加藿香20g,腰痛加杜仲15g,川断20g,兼项强加葛根20g,肢体麻木者加蜈蚣1~2条,有胃病者加大枣10g以固护胃气,嘱上药饭后服。96例中痊愈56例,占58.33%,好转36例,占37.5%,无效4例(其中2例均为服药5剂后停止治疗),占4.2%。总有效率为95.8%。
麻黄加术汤取自于《金匮要略》,主治寒湿在表的表实证,它不仅可祛除在表的寒湿,亦可祛除在里的寒湿。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本方治疗寒湿痹,不论有无表证皆可应用,疗效显著。方中麻黄汤能发汗驱除寒邪,配苍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并且苍术得麻黄能并行表里之湿,所以能收效。临床应用本方主张加用制川乌,因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其止痛效果颇佳。煎药时宜先煎50min,并且1g制川乌配伍1g生甘草以祛其毒性。[黑龙江中医药,200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