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子散

侧子散

【处方来源】 《太平圣惠方》卷三。

【药物组成】 侧子、麻黄各一两,独活、细辛、五加皮、黄芪、川芎、萆薢、牛膝各三分。

【用法用量】 研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半分,水煎,日二服。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 治肝风,手足拘挛,百骨节疼痛。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系风寒湿侵袭,筋脉痹阻所致。方中侧子气热劣而轻扬,专于发散四肢,旁达皮毛,善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方中主药。麻黄、细辛相须配伍,辛温发散,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以为臣药。独活表散风寒湿邪,萆薢祛风利湿,五加皮祛风湿而通络止痛,起佐治之用。黄芪益气实卫,助邪外出;牛膝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灭风行湿。诸药合用,加生姜为引,共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制方特点】 方中所用的侧子,药物基原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唐本草》:“侧子,只是乌头下共附子、天雄同生小者,侧子与附子皆非正生,谓从乌头旁出也。以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论其性味功效,《本草汇言》云:“其气热劣而轻扬,专于发散四肢,充达皮毛,为治风之药。”本方用侧子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手足麻木,实为对证之治。

【用方要点】 本方为风寒湿侵袭,筋脉痹阻所致的手足麻木而设,临证时以手足拘挛,百骨节痹冷疼痛,或有畏寒,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为用方依据。侧子为川乌子根之小者,辛热有毒。有文献报道,乌头与麻黄同用,可增加中毒的可能,临床使用应予以注意,阴虚阳盛及孕妇忌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