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经汤

舒经汤

【处方来源】 《妇人良方大全》卷三。

【异名】 舒筋汤(《妇人良方大全》)、五痹汤(《妇人良方大全》)、通气饮子(《医林墨绳大全》卷八)、舒筋散(《袖珍方》卷二)。

【药物组成】 片子姜黄四两,甘草、羌活各一两,白术、海桐皮、当归、赤芍药各二两。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腰以下疾,空心服;腰以上疾,食后服。

【功效】 祛风散寒胜湿,活络舒筋止痛。

【主治】 治臂痛。亦治腰下疾。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臂痛为风寒湿邪痹阻所致,治当以祛风散寒除湿立法。姜黄辛散温通,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瘀滞,尤长于行肢臂而止痹痛,对因风寒湿所致肩臂痛尤为适用,故本方用之为君药。羌活味苦燥湿,辛温散寒,祛风除湿,尤以除颈项肩臂疼痛见长;海桐皮入肝肾血分,祛风除湿,通达经络,为治疗下肢风寒湿痹之要药;二药助姜黄外散风寒湿邪。当归养血行血,赤芍活血通经,二药助君药内行气血瘀滞。上述四味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以治内湿,其甘味能缓和羌活之发散,起佐制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胜湿,活络舒筋止痛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是由《杨氏家藏方》的蠲痹汤去黄芪、防风,加白术、海桐皮而成。此方示范治疗风寒湿痹的一个常见用药配伍方式:外散风寒湿邪,内通筋脉气血之滞。其中以姜黄为代表药物,该药是治疗肩臂痛的常用药物。

【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寒湿侵袭,经脉阻滞所致的肩臂痹痛的基础方剂,临证时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加味用药。原著认为,“腰以下疾,空心服;腰以上疾,食后服”。如此服药疗效有无差异,有待于临床证实。其机制如何,更有待于深入研究。

【临证举例】 林珮琴医案:族妇,右臂痛,手不触举,此为肢痹,用舒筋汤:片姜黄、当归、羌活、白术、炙甘草、海桐皮,加桂枝,四五服,渐瘳。凡筋得寒则急,得热则纵,软短为拘,驰长为痿。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风胜为行痹,寒胜为通痹,湿胜为着痹。宜宣风,逐寒,燥湿,兼通经络。如臂痛服舒筋汤,必腋下汗出,则邪不滞于筋节而拘急矣。如虚加参、芪,血虚加地、芍,肩背痛加姜黄、桂枝,骨节痛加油松节、虎膝,下膝痛加牛膝、薏苡、五加皮、虎胫骨,经络痛加桑寄生、威灵仙、钩藤,久而补痊,必有痰湿、败血瘀滞经络,加桂心、胆星、川乌、地龙、红花、桃仁,以搜逐之。(《类证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