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桑尖汤

沈氏桑尖汤

【处方来源】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异名】 桑尖汤(《类证治裁》卷五)。

【药物组成】 嫩桑枝尖五钱,汉防己三钱,当归身(酒炒)二钱,黄芪、茯苓各一钱半,威灵仙、秦艽各一钱,川芎、升麻各五分。

【用法用量】 水煎,日二服。

【功效】 益气养营,散寒逐湿。

【主治】 治指尖痛麻。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指尖痛麻为营卫不足,寒湿阻滞,营卫之行涩,经络凝滞所致。当以益气养营,散寒逐湿为治法。方中用黄芪、茯苓健脾补中,益气实卫;当归身、川芎活血养血,血足充营:使经气畅行,肌肤得养。卫不实,易招致外邪侵袭。故用汉防己、威灵仙、秦艽皆为祛风湿药,旨在祛散风寒湿邪,通利经络;升麻解肌透邪。嫩桑枝尖性平,祛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筋脉关节,尤以行上肢肩臂为其所长,既能起佐治之效,又有引经之功,故方以“桑尖”命名。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营,散寒逐湿之功。

【制方特点】 荣血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本方用药补散同治,标本兼顾,用黄芪等益气,当归养血:威灵仙、秦艽等去除外邪。

【用方要点】 本方为营卫不足,寒湿阻滞所致的指臂麻木而设,临证以手指肢臂麻木,皮肤不仁,手臂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为用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