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定风针
【处方来源】 《经验奇方》卷上。
【药物组成】 生草乌、生川乌、北细辛、闹羊花各三钱,漂苍术三钱五分,瑶桂心四钱,白芷二钱五分,艾绒五钱,麝香八分。
【用法用量】 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再研极细,姜汁炼作条。如不好做,以白及研细末,滚姜汁搅作糊,捣药搓条。每条长寸许,如细笔杆粗,晒干,储锡瓶封口,勿令泄气受蒸。临医时,先用竹筷头,点酸痛之处,墨圈记之。令病人切勿稍动,以免墨圈移位。再以竹纸,春八夏十二,秋十冬六层,纸放墨圈患上,将药条向灯火燃着,一头用力拄纸上,看准隔墨圈患处,一次呼吸之间火灭。纸面层见焦,余层如故。少顷针处起疱,用铁针挑破,火炮药搽之,无论患穴多少,凡竹筷头点之。觉甚酸痛者,均宜针之。一二旬后,患疱两愈,永不复发。
【功效】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蠲痹止痛。
【主治】 治手足肩腰疼痛,或跌打损伤,年久不愈,酸痛隐在骨节筋间,非膏药煎剂之力所能到者。用此极效。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为寒湿深入,痹阻筋肉骨节所致。乌头温热辛烈,长于驱散外邪,药力锋锐,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达病所,二乌生用,除痹止痛效果更好,为本方君药。细辛搜筋骨间风寒湿邪,以蠲痹止痛;苍术入经络搜肌腠之风,而胜外湿;肉桂散血分阴寒而温经通脉,以治沉寒痼冷;闹羊花祛风除痹,散瘀止痛,治贼风在筋骨中,共为臣药。艾绒温经散寒,且能助燃;麝香开痹散结,通经利脉,白芷活血通经,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
【制方特点】 方中用药注重于温通行散,大辛大热的二乌、桂心,行散峻猛之麝香,是本方的主治药物,对陈寒痼冷所致的筋骨痹痛,尤为对证。
【用方要点】 本方用药辛热温通,适用于寒湿阻滞所致的筋骨痹痛,禁用于属热证者。该方采用的是发疱疗法,可在皮肤留下瘢痕,对头面部及躯干的裸露部位当慎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