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散
2025年08月10日
赤散
【处方来源】 《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药物组成】 干姜、防风、沙参、细辛、白术、人参、蜀椒、茯苓、麻黄、黄芩、代赭石、桔梗、吴茱萸各一两,附子二两。
【用法用量】 为末,每服一钱匕,食后酒送下,日三次。
【功效】 温中散寒。
【主治】 伤寒头痛,项强身热,腰脊痛,往来有时。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为中焦虚寒,复感寒邪所致。附子辛热,外能散肌腠寒湿,内能温散中焦之虚寒,重用以为主治之药。干姜、白术、人参三味为理中汤之主药,能温暖中焦,温散虚寒;蜀椒、吴茱萸二味相须为用,更能增强全方的温中散寒之功。麻黄、细辛二味相配,能祛散凝结于肌腠筋骨之寒湿,尤适用于阳虚感寒之证;防风辛温行散,助其发散外邪。茯苓健脾利水,渗除内停之湿浊。沙参甘润、黄芩苦寒,二味能制约诸温热药物伤津、化热之偏性。代赭石质重,沉降上浮之虚阳。桔梗为舟楫之剂,载药上行于颈项。全方诸药合用,以酒为药引,共奏温中散寒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由理中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药物组成。本方所用温热药物较多,旨在温暖内在之虚寒、温散在外之实寒,故有“赤散”之方名。温热药物治表里俱寒证候,实为对证;但本方仍用甘润之沙参、苦寒之黄芩为佐制之剂,监制温热药物温燥伤津、化热之偏性,可谓考虑周全。
【用方要点】 本方适用于中焦虚寒,复感寒邪,表里俱寒证候。临证时项强身热,腰脊痛,形寒肢冷,大便溏泻,舌暗,苔白润,脉细弱等为用方依据。
方中代赭石含有微量砷,故本方不宜长时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