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肩背沉重痛方

治肩背沉重痛方

【处方来源】 《春脚集》卷二。

【药物组成】 川羌、甘草、黄芩、茵陈各一钱,党参四分,苦参、升麻、葛根、苍术、当归各四分,泽泻、猪苓各六分,防风六分,知母六分,白术三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效】 祛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 治肩背沉重痛,湿热所致。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乃因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或因风湿化热而致风湿热邪留着肢体、骨节、筋脉、肌腠之间所致,但以湿邪偏重为其特点。治疗当以外散风湿,内清湿热为法。

方中羌活祛风胜湿,善除筋骨风湿,通利骨节,止肩背关节之疼痛;茵陈清热利湿,疏达阳气,通利关节。二味相配,有外散内清之妙,故重用二味为君药。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以助君药祛除湿热:四味共为臣药。佐以白术、苍术益气健脾燥湿,葛根、防风、升麻升阳疏风散湿;党参、当归补气养血,扶正祛邪,监制疏散渗利太过而耗损气血,使邪去而气血不伤;知母清热润燥,制方中渗利苦燥伤阴。炙甘草助参、术益气健脾,兼调和诸药,用为使药。全方合用,共奏祛湿清热,疏风止痛之效,使湿去热清风散,则肢节、肩背诸症可愈。

【制方特点】 本方实际上是《医学启源》之当归拈痛汤易人参为党参,减轻药物剂量而成。其制方特点为:外散风湿与内清湿热相配伍,表里同治,使邪有出路;苦燥渗利佐以补养气血,邪正兼顾,祛邪无伤正之弊,补益无阴柔之虞。

【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湿邪偏重颈项肩臂疼痛之方剂。临床应用以肢节沉重痹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濡数为用方依据。风寒湿痹者忌用本方。

身体痛甚者,加姜黄、海桐皮以活血通络止痛;关节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行气止痛;关节肿胀者,加生地黄、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利湿消肿;局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生石膏、连翘以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