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附散

芎附散

【处方来源】 《普济本事方》卷三。

【异名】 芎附汤(《简明医彀》卷三)。

【药物组成】 小川芎、附子(炮,去皮、脐)、黄芪(蜜炙)、白术、防风(去叉、股)、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晒,焙)、桂心、柴胡(去苗,净洗)、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功效】 补气益血,祛风散寒。

【主治】 脾胃虚弱,卫气不温分肉,为风寒湿邪所着而致的五种痹证,腿并臂间发作不定。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证候为气血虚弱,感受外邪所致。方中黄芪、白术配伍,健脾益气以实卫;当归、熟地黄合用,养血和血以和营;桂心辛甘热,温经,并能鼓舞血气。附子秉性纯阳,散寒力大,温散走窜,亦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痹痛之猛药。防风祛风散寒,柴胡透表解肌,有助于邪气去除。川芎活血祛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补益气血之虚,去除外入之风寒湿邪,两者相得益彰,故可治多种痹证。

【制方特点】 《本事方释义》云本方“以补血养气之药护持正气,以风药及辛热之药搜逐留着之邪,则卫气坚固,无隙可乘,亦何从外入哉!”补散同用,以补益为主为本方的制方特点,也与所治的证候相吻合。

【用方要点】 本方为素体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所着而致的五种痹证而设。临证时以肢臂、腿膝痹痛发作不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等为用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