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味五痹汤

增味五痹汤

【处方来源】 《仁斋直指方》卷三。

【别名】 五痹汤(《普济方》卷一一八引《如宜方》)。

【药物组成】 羌活一两,防己一两,片子姜黄一两,白术一两,海桐皮一两,当归一两,白芍药两,甘草(炙)七钱半。

【用法用量】 水煎,日二服。

【功效】 活络通经。

【主治】 风寒湿合而为痹,肌体麻痹不仁。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肌肤麻木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所致,治当以祛风散寒立法。片子姜黄辛散温通,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瘀滞,尤长于行肢节,故本方用之为君药。羌活味苦燥湿,辛温散寒,祛风除湿,通经除痹;海桐皮为入肝肾血分,祛风除湿,通达经络,二药助姜黄外散风寒湿邪。当归、白芍养血行血,和营濡经。白术健脾燥湿,以治内湿,其甘味与白芍合能缓和羌活之发散,起佐制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胜湿,活络通经之功。

【制方特点】 本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之五痹汤加海桐皮、当归、白芍药而成;或为《妇人良方大全》的舒经汤(五痹汤)加防己,赤芍易为白芍而成。可以说该方综合了两个五痹汤的功效。

【用方要点】 本方为肌肤麻木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所致肌肤麻木不仁而设,临证时以四肢麻木不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等为用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