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胃丹
2025年08月10日
小胃丹
【处方来源】 《医统》卷四十三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药物组成】 芫花(醋拌一夜,瓦器上炒令黑)、甘遂(面裹煨,长流水浸半日,再水洗晒干,或水浸冬七日,春、秋五日,或水煮)、大戟(长流水煮一时辰,再水洗晒干)各半两,大黄(湿纸裹煨后,酒润炒熟)一两半,黄柏(炒)三两。
【用法用量】 为细末,煮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临卧,白开水送下,欲利则空腹服。
【功效】 逐痰浊,清火热。
【主治】 治膈上热痰、风痰、湿痰,肩臂疼痛方。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系热痰于膈,流注至肩背所致。方中芫花辛温有毒,善消胸胁痰癖;甘遂苦寒有毒,善行经隧脉络之水湿;大戟苦寒有毒,善泻脏腑之水邪。三药药性峻烈,通利二便,攻逐水饮,蠲除痰积,虽各有专攻,合而用之,相须相济,痰饮水湿可除。大黄清热泻火,并能使药下行;黄柏清热燥湿,二者合用,对火热、湿热均可清除,还可佐制上三味辛温之性。五药合用,共奏逐痰浊,清火热之功。《医方考》云:“小,消也。小胃者,消去胃中之痰物也。”
【制方特点】 本方由《伤寒论》之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去大枣加大黄、黄柏而成。
【用方要点】 该方药物毒大性烈,体弱、孕妇及慢性胃肠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如患者体虚邪实,非攻不能却疾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医方考》云:“是方也,大毒之剂,攻杀击刺之兵也,善用则治,弗善用之则乱。”
因甘遂之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本方不宜作汤剂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