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概述
骨架零件模型是根据一个装配体内各元件之间的关系而创建的一种特殊的零件模型,或者说它是一个装配体的3D布局。它是自顶向下设计(Top_Down Design)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如图6.5.1所示,图中下面部分是前面练习中的一个装配体,图中上面的部分是该装配体的骨架零件模型,该骨架主要由一些基准面和轴线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骨架零件模型的主要作用。
1.作为装配体中各元件的装配参考
例如,图6.5.1所示骨架零件中的轴线CENTER_AXIS,可以作为元件body、body_cap、socket、bottle_asm装配约束的中心轴对齐的公共参考,这样可以减少装配体中的父子关系,便于设计的调整和更改。
2.控制装配体的总体尺寸以及为装配体中各元件分配空间尺寸
例如,图6.5.1所示的骨架零件中的基准平面DTM3、DTM5可以控制开启机的总体高度尺寸,基准平面TOP和DTM2决定了零件body的设计空间,基准平面DTM4和DTM5决定了子装配的bottle_asm的设计空间。
通过这种功能,我们在设计一个复杂的产品以前,可以先通过骨架零件确定产品的总体尺寸,并且为产品中的各元件分配好空间尺寸,然后再对各元件进行详细的设计。在进行元件的详细设计时,可以将骨架零件中确定的设计意图传递过来,这就是自顶向下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图6.5.1 骨架零件模型
3.作为装配体中元件的设计界面
例如,电话机的外壳一般是由上、下两个外壳组成,它们都是一个独立的零件模型。在电话机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创建一个骨架零件模型,在该骨架中创建一个曲面,作为上、下外壳的设计界面。在设计上、下外壳时,可以分别复制骨架零件模型中的边界面、曲面,这样既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又能保证上、下外壳完好地装配在一起。
4.控制装配体的运动
在骨架零件中可以提前定义一个装配体中各元件间的运动位置关系,并把骨架中的这种运动位置关系传递到实际的装配体中,这样在实际的装配体设计完成以后,可以通过修改骨架中的运动位置关系,就能迅速完成实际装配体的运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