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会,弘扬传统

三、融入社会,弘扬传统

【案例描述】

6月1日,阳光明媚,七(1)班的全体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区,开展了庆“六一”暨“爱剪纸,爱家乡”剪纸社区展示活动。瞧,大家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彩纸和小剪刀,有的同学还带来了剪纸图书。活动中,同学们发挥创意,运用娴熟的剪纸技艺创作出许多新颖别致的作品,获得小区居民的阵阵喝彩。

接下来,大家一齐动手,把作品悬挂在小区的画廊里,或张贴在小区居民楼的墙壁上,甚至用作品点缀小区广场、雕塑和绿地。哇,好美!没想到用剪纸装扮的小区别有一番景色。活动中,很多同学们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义务,向参观者分发作品和宣传材料,提高他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认知、欣赏水平。

【案例欣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1993)《行动纲领》中“基础教育的行动指南”部分就“文化的针对性”提出:“基础教育应设计成不仅提供必要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应发展对个人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批判性意识,但与此同时还应注意确保这种意识不会使学习者疏离于他们的根源:其家庭、社区和环境。”在民间剪纸教学实践中,笔者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有目的地开展了以“爱剪纸,爱家乡”为主题的社区文化活动。显然,这种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展示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表达、一种情怀、一种传薪。

总之,每一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其中除包含丰富传统文化遗产之外,还应包含民众对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我们向学生展示、传播乡土文化,不仅是在传授知识,也是向未来的公民灌输着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的观念。因为只有对家乡真切的热爱,才能衍生出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才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