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观察的理解性
2025年11月18日
四、提高观察的理解性
观,是看的意思;察,则包含想的意思。显然,观察不仅仅是看,而且也要想,这说明思维参与了观察活动。思维参与观察可以提高观察的理解性。而有了理解性,人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被观察客体的意义,提高观察的迅速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演示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中,教师首先拿出一些一串红花卉种子提问:“一串红种子含有水分吗?怎样用实验来证明?”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拿出一支试管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接着说:“请同学们看,试管里有什么?”学生回答:“什么也没有,试管内很干净。”于是教师向试管内放进30—40粒一串红种子,再次拿到酒精灯上烘烤,约1分钟后,再请学生观察,并问:“试管内除了一串红花卉种子外,还出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在试管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教师接着说:“试管内本来是干净的,现在出现了水珠,请大家想一想,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答出:“水珠是从一串红花卉种子中散发出来的,说明一串红种子含有水分。”显然,上述的观察活动是相当深刻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浅陋的看法和做法。事实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很多,重要的是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兴趣的基础上,根据观察的目的性要求,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积极地思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不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水平,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