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
2025年11月18日
二、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
观察是一种主动的知觉活动,但这种知觉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否则,这种知觉活动就只能算是一般的感知。由此可见,有无目的性是区分观察与一般感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先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实现观察的预期效果。
例如,在教学“花卉育苗技术”时,为使学生掌握壮苗的标准,教师带领学生到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这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笼统地看看,学生很难辨别哪些是壮苗,哪些是弱苗,有的学生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为克服观察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观察前教师帮助学生弄清观察的目的、要求,并将观察的内容具体化和题目化:(1)观察植株形态。(2)观察绿叶(排列顺序、大小、颜色等)。(3)测量株高。(4)测量根颈直径。(5)比较株高与根颈直径的关系。学生边观察边记载边思考,不仅把握了花卉壮苗的标准,而且增强了观察、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