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师自我生长的现状分析

二、劳技教师自我生长的现状分析

1.专业化程度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个别学校仍然以升学考试的制度不改变,新课程难以实施为挡箭牌,继续抓重点学校录取率,抓学校考试成绩排位,人为地缩减劳技课的课时,甚至取消劳技课,将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多数学校的劳技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安排即将退休的教师担任,或由在教学岗位竞聘中落选的教师充任的现象,而这些兼职教师大多不是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也未接受过职后的师资培训,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从理论的高度审视、指导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了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局面。

2.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劳技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具体表现为:(1)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2)过度强调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3)把教学定位于讲解教材,没有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更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师德失范,缺乏事业心

从总体看,劳技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劳技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有些劳技教师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和职业责任感;有些劳技教师不思进取,不钻研业务,不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学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少数劳技教师的思想消极,一味地讲条件、比待遇,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其行为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极不相符。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劳技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也制约着劳技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