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实践中丰富创新体验

三、在自主实践中丰富创新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精细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激活起来,否则它们就处于昏迷状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是脑的老师”。近年来在美国风行的一种“木匠”教学法,也充分有力地说明了实践的创造作用。所谓木匠教学法,是指给孩子一些木块和量具,由他们自己去量木块的长宽高低,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木匠教学法的最大好处是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此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劳技课堂教学应体现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科特点,保证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良好条件和情境,使学生在劳动中,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例如教学《水石盆景的制作》一课,在讲清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自己选择制作材料,自己设计造型,自己动手加工制作。经过学生双手制作的盆景,可以称得上形态各异,美妙无比。他们用煤渣石做成不同类型的风景,用水泥制作出古代的庭院楼阁,用石块堆砌成陡峭的山峰,并把用泥土捏成小亭子、小桥、小船等,装饰在盆面上。这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盆景的技能,而且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创新欲望、创造设想转化为现实的“创造物”,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劳动的兴趣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