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促进提升与发展的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劳技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此,教师要以真实的技术实践活动为基础,努力建构一种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多元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技术学习呈现立体的、有结构的样态。
1.评价目标多元
评价目标多元,即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层次发展目标。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该达到的水平性学习目标,又要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提高性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内容多元需要我们从技术知识、方案构思、图样表达、工具使用、操作流程、作品创作以及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以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多个侧面反映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情况,突出对学生多项能力、素养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实现技术学习目标。
3.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让家长参评等。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断、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彰显评价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后继发展的影响。
4.评价形式多元
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看学生对技术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技术,进而体验到一种技术情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采用课堂观察、表现记录、现场点拨、实践报告、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回归评价的本质,打破唯“学生作品”论学生技术学习业绩的传统做法,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从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进行观察与反思,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优化技术学习过程,是生成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也是破解当下初中劳技教学表面化、浅层化的迫切需要。深刻领会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注重学生面对技术学习做出丰富的价值辨析和行为建构,教师才能将它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价值选择与行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