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意设计

二、创意设计

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在建立学习小组(以每组3—5人为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如文献检索、协作学习等进行探究性活动,设计有创意的相架制作方案。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设计”是指把一种或几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而“创意设计”是指以“与众不同”为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要求突破普通的思维方式,寻求设计表现的创造和作品的美好。创意设计可以是在原有基础或他人设计上的再创造,也可以是一种新发现、新设计。

步骤一:提供资源

基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每组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库,并在资源库中及时提供诸如资源下载、网址导航、在线阅读等,作为课堂讲授、案例阅读和资料收集的支持材料。更多的学习资源需要学生进行搜集。

步骤二:构思方案

构思方案是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抽象物,是一个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实现最佳化的过程。让学生直接进行方案的构思是比较困难的。经验告诉我,在“构思方案”教学中,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体表象、提供方案设计的背景材料,更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多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机会。相架“构思方案”的学习,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1)结合具体的木质工艺相架说明相架设计要求:①结构合理;②可操作;③有创意。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联系学校文化墙建设、班级布置、家庭美化等思考、讨论:设计主题是什么?设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怎样构思相架草图?

(3)在小组中,每个小组成员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比画、简单构图等交流各自的设计思路。

(4)指导学生完成“我的初步设想”,内容包括确定相架的外形、放置的照片大小及数量、主要功能、材料加工和胶接的方式方法等。

(5)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我的初步设想”。要求组内成员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设计新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6)全班交流“我的初步设想”,共同探讨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分析“构思方案”教学的思路和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使设计理解融入生活原型;二是引导学生合作、抽象提炼,促使他们对方案内涵的丰富认识和整体感知;三是引入文化、科技、环保等元素,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步骤三:表达设计

表达设计可以通过思考性与可视化的过程来完成,其呈现方式包括图、模型、语言、文字等。对于如何把最初的“我的初步设想”提升为“我的设计方案”,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1)指导学生独立或者寻找合作伙伴画出设计图。

(2)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重点交流设计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安排学生完善设想,将好的创意融入“我的设计方案”。

“磨刀不误砍柴工”,学智重于学知。在“表达设计”教学中,我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关注表达设计的过程,并辅以操作、辨析、反思等方法,真正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去领悟。

创意设计改变了“模仿—制作”式封闭回环的劳技教学体系结构,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和拓展,呈现出“明确要求—解决现实问题—应用提高”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交流、互动中体悟和把握制作工艺相架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