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学应重视设计性学习

二、劳技教学应重视设计性学习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讲究综合、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操作性学习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操作程序的把握及操作成果的评价等,获得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对技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和掌握,以及对技术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及感悟。

与操作性学习不同的是,设计性学习是学生将理念转化为方法、将思路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基本框架为: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要经历发现与确认技术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与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等环节。通过设计性学习活动,学生的想象、怀疑和批判能力,比较、权衡和交流能力,以及探究、实践与创新能力,都将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我们认为,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设计应用为平台和媒介,驱动和引导学生在设计性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质疑、调查、搜集、研究、设计、改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观察、动手、制作等能力,是开展设计性学习最根本的目的。

显然,设计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不是简单的模仿、制作。它不仅强调“动手做”,而且强调“动脑做”,强调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毫无疑问,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学习,对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