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因过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于瘤胃内高度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后引起,临床上消化障碍,瘤胃胀满,神志昏迷,毒血症,脱水和休克状态而死亡为特征的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奶牛、肉牛,绵羊、奶山羊,乃至犊牛,都有本病发生。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病因】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采食大量谷物,如大麦、小麦、玉米及甘薯干,特别是粉碎过细的谷物。饲养管理不当,任意加料,或喂料不匀,造成个别牛、羊采食精料过多,采食后饮水,易引起发病。
【发病机理】
过食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后,2~6 h内瘤胃微生物群系共生关系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链球菌、乳酸杆菌等迅速繁殖,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酿成大量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和氨等,致使瘤胃pH值下降,瘤胃蠕动随着pH值下降而减弱以至停止,瘤胃内的正常微生物区系遭到严重破坏。瘤胃内乳酸浓度增高,不仅引起瘤胃炎,而且还能提高瘤胃的渗透压,使液体由血液转向瘤胃而造成脱水和瘤胃积液,甚至造成瘤胃内微生物扩散,损害肝脏和内脏,引起腹膜炎和毒血症。另外,胃肠产生大量的氨经门静脉进入血液,引起血氨升高,血氨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脑组织充血,出现神经症状和交感神经兴奋,随后转为中枢神经抑制而呈现昏迷。
【症状】
最急性的病例,采食后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肚腹胀满,呈现腹痛症状。病畜表现神情恐惧,反刍减退,食欲废绝,流涎、磨牙、虚嚼。瘤胃运动减弱或消失,内容物胀满、黏硬,下痢,粪便呈淡灰色,部分病例的瘤胃膨胀,很少下痢。病畜还具有一定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如横冲直撞,狂暴不安,甚至企图攻击人、畜。有的病畜甩头,呈游泳样运动。有的病牛视觉障碍,做直奔或转圈运动。随着病情发展,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头贴地昏睡;角弓反张,眼球震颤。病后期,神志不清,眼睑反射减退或消失,瞳孔对光反射不敏感。皮肤紧缩,血液浓稠,黏膜发绀,呼吸急促,尿量少或无尿,血液碱储降低,pH值下降,酸度升高,血钙降低,呈现脱水状态。
多数病例体温正常或偏低。少数病例体温升高,有的可达41℃以上。呼吸数每分钟60~80次,气喘,甚至呼吸极度困难。心跳疾速,每分钟可达100次以上。重剧性病例,病情急剧恶化,心力衰竭,心跳增至每分钟140次以上,呈现循环虚脱状态。
【诊断】
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应根据过食谷物饲料的病史及其临床病征和实验室检查,病畜瘤胃胀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卧地不起即可作出正确诊断。但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意与瘤胃积食、皱胃阻塞和变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生产瘫痪、牛酮血症、奶牛妊娠毒血症等疾病予以论证和鉴别。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缓解酸中毒,强心输液,调节电解质,镇静安神,促进前胃运动,增强前胃机能。
1.缓解酸中毒 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1000~2000 mL,静脉注射。每日1~2次,可以口服小苏打或石灰水,用氧化镁(氢氧化镁亦可),按500 kg体重用500 g剂量,加温水10 L,借助水泵投入瘤胃内,促进乳酸中和与吸附有毒物质。实践证明,先用镇静安神制剂,再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200 mL,静脉注射效果更好。有的病例,用药后经30 min左右,病情稳定,全身症状逐渐好转。
2.强心输液,调节电解质 应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0~5000 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 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40 mL,静脉注射,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病情恶化。同时还可应用维生素B1,牛2~4g,蒸馏水20 mL,静脉或肌内注射,也可内服酵母片50~100 g,以促进丙酮酸氧化脱羧,增强乳酸代谢。出现休克症状时,宜用地塞米松,牛10~30 mg,羊2~5 mg,静脉或肌内注射,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 mL,静脉注射,亦具有抗过敏及降低渗透作用。
3.镇静安神 发生神经症状时,安溴注射液100 mL,静脉注射,具有镇静安神,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保护性抑制作用;同时应用10%维生素C注射液30 mL,肌内注射,增进氧化还原反应。必要时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按每千克体重0.5~1 g剂量,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4比例配制,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缓解神经症状。
4.恢复胃肠运动 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或新斯的明,促进瘤胃蠕动,有利于反刍和嗳气。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饲料搭配要适当,防止过食谷物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