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3 阴道脱出
学习目标
1.会诊断家畜阴道脱出。
2.会对阴道脱出动物进行治疗。
3.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阴道脱出的发生,并能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治疗。
阴道脱出为阴道壁的一部分或全部突出阴门外,多发生于怀孕末期,但产后也有发生。
本病多发生于牛及羊、猪,其他家畜少见。水牛在发情时偶尔也能发生。
【病因】
(1)经产老龄、衰弱孕畜,饲养不良及运动不足,常引起全身组织紧张性降低,固定阴道组织松弛而发病。
(2)胎儿大、胎水多、双胎怀孕、瘤胃膨胀、便秘、下痢、产前截瘫、严重骨软症、卧地不起,或奶牛长期栓于前高后低的厩舍内,以及产后努责过强等,都能使腹压增高,压迫松软的阴道壁,使其一部(部分脱出)或全部(完全脱出)突出于阴门之外。
(3)猪长期饲喂霉变饲料,由于类雌激素和毒素作用而引起阴道韧带松弛,里急后重,致使阴道脱出。
(4)牛、山羊、犬在发情前后发生阴道脱出与遗传及雌激素过多有关。
【症状】
阴道脱出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两种。
1.阴道部分脱出 多见于牛,主要发生在产前。病初仅当患畜卧下时,可见前庭及阴道下壁(有时为上壁)形成拳头大、粉红色瘤样物,露出于阴门外或夹在阴门之中,母牛起立后,脱出部分自行缩回。如病因未除,能使脱出的阴道壁逐渐增大,以致患畜起立后脱出部分缩回时间较长,黏膜红肿、干燥。
2.阴道完全脱出 可见阴门中突出一排球大(牛)的囊状物(图12.4),表面光滑,粉红色。病畜起立后,脱出的阴道壁不能缩回,可以看到子宫颈口及怀孕的黏液塞;下壁前端有尿道口,排尿不顺利。产前,膀胱或胎儿前置部分常进入脱出的阴道囊内,有时可以触摸到。在产后,可以看到子宫颈阴道部肥厚的横皱襞,但有时则看不到。脱出的阴道壁较厚。
阴道脱出部分,由于长期不能缩回,黏膜发生淤血、水肿,变为紫红色,表面干裂,流出血水。长时间受地面摩擦及粪土污染,常使脱出的阴道黏膜发生破裂、发炎、坏死及糜烂。严重时可继发感染。
图12.4 牛阴道完全脱出
【治疗】
1.阴道部分脱出 起立后能自行缩回的患畜,主要防止脱出部分受到损伤及感染发炎。因此,加强饲养,适当增加运动,减少卧下的时间,要将患畜栓于前低后高的栏舍内即可,对于便秘、下痢及瘤胃弛缓等病,应及时对症治疗。
2.阴道脱出 不能缩回的患畜,迅速整复,加以固定,以防再脱。
(1)保定。患畜于前低后高的地方保定,不能站立的应将后躯垫高,小动物提后肢保定。
(2)麻醉。动物努责强烈时,先在荐尾间隙或第一、二尾椎间隙行轻度硬膜外麻醉,也可用后海穴注射。中小动物可作全身麻醉。
(3)脱出部的处理。可采用1.0%高锰酸钾,0.05%~0.1%新洁尔灭等防腐消毒液将脱出的阴道清洗干净,除去坏死组织;如果黏膜水肿严重,针刺水肿黏膜,用2%明矾水进行冷敷并适当压迫15~30 min,消除水肿,对有大伤口部位进行缝合,并涂2%龙胆紫、碘甘油或抗生素软膏。
(4)整复。脱出部的处理后,先用消毒纱布将脱出阴道托起,在患畜不努责时,用手将脱出的阴道向阴门内推回原位,然后在阴道腔内注入消炎药液,或在阴门两旁注入抗生素,都有抑制炎症的作用。同时可在阴门两侧深部注射酒精、尾间隙硬膜外麻醉、注射肌肉松弛剂,减轻努责的作用。
(5)固定。整复后,采用阴门缝合固定。可用粗缝线给阴门作2、3针间断褥缝合、圆枕缝合、纽扣缝合、双内翻缝合或袋口缝合。以双内翻缝合为例(图12.5),在阴门右侧3 cm的皮厚处下针,从同侧阴门边缘旁穿出;左侧同样将线穿好,然后在此线之下2 cm处再将线穿好,与原线头打活结(以便突然临产时拆线)。两侧露在皮肤外的线上须套一段橡皮管,在努责强烈时,线不至将皮肤勒破。缝合不可过紧。不可缝合阴门下角,以免妨碍排尿。缝合后定期消毒,以防感染。临产前或者等母畜确实不再努责之后拆线。
图12.5 阴门双内翻缝
【预防】
加强怀孕母畜饲养管理,加强运动,提高全身组织的紧张性。及时治疗便秘、下痢、瘤胃膨胀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