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锰缺乏症
锰缺乏症是由于日粮中锰供给不足引起的一种以生长停滞、骨骼畸形、繁殖机能障碍(发情异常、不易受胎或容易流产)以及新生畜运动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家禽对缺锰最为敏感,尤其是鸡和鸭发病较多,表现骨短粗病。猪、羊、牛也都能发生缺锰症。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病因】
1.原发性因素 日粮中锰含量过低引起。
2.继发性因素 饲料中钙、磷以及植酸盐含量过多,可影响机体对锰的吸收、利用。禽饲料中磷酸氢钙含量过多,会加重锰的缺乏。高蛋白和胆碱、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不足,也可致锰缺乏。此外,动物机体患慢性胃肠道疾病时,也可降低对锰的吸收、利用。
【症状】
锰缺乏症的临床特征为生长受阻,骨骼短粗,骨重无异常。繁殖机能障碍,母畜不发情,公畜精子质量下降。母鸡产蛋少,鸡胚易死亡。各种动物的临床表现也有不同:
1.禽 特征是骨骼短粗和滑腱症。腿关节肿大,不愿运动,胫骨的下端和跖骨上端扭转或弯曲。腿弯曲无法站立,因不能采食而死。幼禽骨骼变得短粗。种禽缺锰,蛋壳孵化率明显降低,鸡胚多在孵化19~21 d死亡。
2.反刍动物 新生犊牛表现为先天性腿部畸形,生长慢,被毛干燥,无光泽,关节麻痹和肌肉震颤乃至痉挛性收缩,麻痹之前哞叫为其特征。成年牛、羊发情缓慢或不发情,或受精卵不易在子宫附着,隐性流产、弱胎或死胎,卵巢萎缩。种公畜性欲减退,严重者失去交配力,同时出现关节周围炎、跛行等。
3.猪 表现骨骼生长缓慢,肌肉无力,肥胖,发情不规律或不发情,无乳,胎儿吸收或死胎。腿无力,前肢呈弓形,腿短粗而弯曲。由缺锰母猪所生的仔猪形体矮小,体质衰弱,骨骼畸形,不愿活动,甚至不能站立。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日粮中补充锰以后,食欲改善,青年动物开始发情受孕,鸡胚发育后期死亡现象明显好转等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防治】
改善饲养,供给含锰丰富的青绿饲料。牛的日粮中至少应含20 mg/kg锰,猪、鸡日粮中至少供给40 mg/kg锰,高产母鸡还需更高些,一般为50~60 mg/kg,才可防止锰缺乏症。
鸡通常用1 g高锰酸钾溶于20 L水内饮用,每天2次,连用2 d,停药2 d再饮。同时日粮中添加0.1%氯化胆碱,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有显著效果,或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锰0.1~0.2 g/kg。已发生骨短粗和跟腱滑脱的,很难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