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肉鸡腹水综合征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危害快速生长幼龄肉鸡的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积聚在腹腔,右心扩张肥大,肺淤血、肺水肿和肝脏病变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
【病因】
引起腹水综合征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
1.缺氧 由于冬季门窗关闭,通风不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等有害气体及尘埃浓度增高,致使氧气减少,导致氧气吸入减少,在腹水综合征发生过程中也有同上的致病性。
2.遗传因素 主要与肉鸡的品种和年龄有关。肉鸡生长发育快,对能量的需要量高,携氧和运送营养物的红细胞比蛋鸡明显大,能量代谢增强,致使右心衰竭,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腹水综合征。
3.饲养环境寒冷和管理不当 由于供热保温,通风降到最低程度,因而鸡舍内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形成慢性缺氧,加之天气寒冷,肉鸡代谢增加,耗氧量多,随后可发生腹水综合征,且死亡率明显增加。
4.营养和中毒因素 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等引起腹水综合征,如硒、维生素E、磷的缺乏;日粮或饮水中食盐含量过高,呋喃唑酮、莫能菌素过量都可诱发腹水综合征。有的毒物可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加强,有的可破坏凝血因子或损伤骨髓造成贫血性缺氧。
5.疾病因素 应激、曲霉菌性肺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都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心脏、肝脏的疾病,从而继发腹水综合征。
【症状】
病鸡食欲减少,体重下降或突然死亡。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用手触诊有波动感,病鸡不愿站立,以腹部着地,行动缓慢,似企鹅状运动,体温正常。羽毛粗乱,两翼下垂,生长滞缓,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和发绀。抓鸡时可突然抽搐死亡。用注射器可从腹腔抽出不同数量的液体。
【病理变化】
腹腔中积有大量透明而淡黄色的液体,右心显著扩张,心肌柔软,壁变薄,心肌色淡,并带有白色条纹。肝脏肿大、柔软,肝静脉明显扩张,肝表面不平滑,常有一层灰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物质附着。肾脏肿大充血。肠道及黏膜淤血、肠壁增厚,腿肌淤血及皮下水肿。
【诊断】
根据病鸡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变薄发亮和站立腹部着地,行走呈企鹅状等特征性临床症状,结合腹水、右心扩张、肝脏疾病及病史分析,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做血液检查,作出确诊。
【防治】
治疗原则是改善饲养,加强心、肺功能,减缓或终止腹水形成及对症治疗。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氯化胆碱(每吨饲料加5%氯化胆碱1000 g),补硒和抗生素等对症治疗,能显著控制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对减少发病和死亡有一定的作用。
(2)选用双氢克尿噻,每羽4~5 mg,口服,每天2次,连用3 d。
(3)在饲料中添加125 mg/kg脲酶抑制剂,在日粮中添加1%的亚麻油,可降低腹水症的死亡率。
(4)改善孵化和饲养环境,合理搭配饲料,按照肉鸡生长需要供给优质饲料,减少高油脂饲料,按营养要求适当添加食盐、磷和钙,不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5)合理使用药物和消毒剂,防止对心、肝和肺造成损害。
(6)控制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