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幼畜消化不良

1.3.3 幼畜消化不良

幼畜消化不良是哺乳期幼畜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以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为特征。根据临床症状和疾病经过,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两种,单纯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消化与营养的急性障碍和轻微的全身症状;中毒性消化不良,主要呈现严重的消化障碍、明显的自体中毒和重剧的全身症状。本病具有群发特点。犊牛、羔羊、仔猪最为多发,幼驹亦有发生。

【病因】

1.妊娠母畜的饲养不良 妊娠后期,母畜饲料中营养物质不足,或患乳房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时,母畜初乳中营养物质缺少,存在各种病理产物和病原微生物,极易发生消化不良。

2.饲养管理护理不当 新生幼畜不能及时吃到初乳或哺食量不够,人工哺乳不定时、不定量,均可妨碍正常消化机能活动。畜舍卫生不良、潮湿,拥挤或气候变化等一些应激因素,也是引起幼畜消化不良不可忽视的因素。

3.自体免疫因素 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母畜初乳中含有与消化器官及其酶类抗原相应的自身抗体和免疫淋巴细胞时,幼畜食入这种初乳后,发生免疫反应,引起消化不良。

4.中毒性消化不良 其病因多半是由于对单纯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导致肠内容物发酵、腐败,所产生的有毒物质被吸收或是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而引起自体中毒的结果。

【发病机理】

幼畜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大脑皮层的活动机能不健全,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机能不完善。此期消化能力及杀菌作用弱。肠黏膜极易损伤,致使肠内毒素容易被吸收,同时肝脏的屏障和解毒机能微弱,使许多毒物不能被中和解毒。因此,当幼畜机体遭受不良因素的作用时,则破坏了哺乳幼畜的消化适应性。母乳或饲料进入胃肠后,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而发生异常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于肠道内,酸碱平衡紊乱,肠道发酵菌和腐败菌异常增殖,发酵和腐败产物增多,强烈刺激肠黏膜,导致肠道的分泌、蠕动和吸收机能障碍,而发生腹泻。腹泻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循环障碍,进而影响心脏的活动机能。肠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有毒产物和细菌毒素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到肝脏,破坏肝脏屏障和解毒机能而发生自体中毒,引起中毒性消化不良,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

【症状】

1.单纯性消化不良 病畜有腹痛现象,精神不振,喜躺卧,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一般正常或偏低。腹泻,犊牛多排粥样稀粪,粪便为深黄色或暗绿色;有的呈水样。仔猪的粪便呈淡黄色稀薄,含有泡沫状黏液,有的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干酪样;幼驹、羔羊的粪便混有气泡和白色小凝块,呈灰绿色,粪便带酸臭气味,混有小气泡及未消化的凝乳块或饲料碎片。当腹泻不止时,皮肤弹性下降,被毛蓬乱无光泽等营养不良症状。心音增强,心率增快,呼吸加快。严重时,全身战栗,站立不稳。

2.中毒性消化不良 病畜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全身无力,躺卧于地。腹泻,频排水样稀粪,粪内含有大量黏液和血液,并呈恶臭或腐败臭气味。持续腹泻时,则肛门松弛,排粪失禁自痢。严重时,对刺激反应减弱,有时出现短时间痉挛。心音减弱,心率增快,呼吸浅快。病至后期,体温多突然下降,四肢及耳尖、鼻端厥冷,终至昏迷而死亡。

【治疗】

本病以加强护理,改善卫生条件,减轻胃肠负担,抑菌消炎,防止肠道感染为治疗原则。

1.改善饲养管理 加强母畜的饲养管理,将患病幼畜转移到干燥、温暖、清洁的畜舍或畜栏内;改善哺乳母畜环境。

2.减轻胃肠负担 对腹泻不严重的病畜,可应用油类泻剂或盐类泻剂进行缓泻,缓解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可施行饥饿疗法,绝食(禁乳)8~10 h,此时可饮盐酸水溶液(氯化钠5 g,33%盐酸1 mL,凉开水1000 mL),犊牛、幼驹250 mL,每日3次;羔羊、仔猪酌减。可给予稀释乳或人工初乳(鱼肝油10~15 mL、氯化钠10 g、鲜鸡蛋3~5个、鲜温牛乳1000 mL,混合搅拌均匀)。为促进消化可给予胃液、人工胃液或胃蛋白酶。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 g,稀盐酸5 mL,常水1000 mL,加适量的维生素B或维生素C),犊牛、幼驹30~50 mL,羔羊、仔猪10~30mL,灌服。胃液可采自空腹时的健康马或牛,犊牛、幼驹30~50 mL/次,每日1~3次,于喂饲前20~40 min给予;以预防为目的时,可于出生后2 h内给予。制止肠内发酵、腐败过程,可选用乳酸、鱼石脂等防腐制酵药物,当腹泻不止时,可选用明矾、鞣酸蛋白、活性炭等药物。

3.抑菌消炎,防止肠道感染 特别是对中毒性消化不良的幼畜,可肌内注射链霉素(10 mg/kg)或卡那霉素(10~15 mg/kg),庆大霉素(1500~3000 IU/kg),痢菌净(2~5 mg/kg)。内服磺胺脒(0.12 g/kg),磺胺-5-甲氧嘧啶(50 mg/kg)、诺氟沙星(10 mg/kg)等抗微生物药物。

4.防止机体脱水,保持水盐代谢平衡 发病初期,可应用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幼驹、犊牛200~500 mL,羔羊、仔猪50~100 mL,静脉或腹腔注射。或应用由蒸馏水1000 mL,氯化钠8.5 g,氯化钾0.2~0.3 g,氯化钙0.2~0.3 g,氯化镁0.2~0.25 g,碳酸氢钠1 g,葡萄糖粉10~20 g,安钠咖0.2 g,青霉素80万单位组成的平衡液,静脉注射。首次量1000 mL,维持量500 mL(制备时,碳酸氢钠和青霉素不宜煮沸)。也可给幼畜饮用生理盐水,犊牛、幼驹500~1000 mL,羔羊、仔猪50~100 mL,每日5~8次。犊牛和幼驹还可应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50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20~60 mL,静脉注射,每日2~3次。

【预防】

保证妊娠后期母畜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改善母畜的卫生条件,注意幼畜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