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胃肠炎

1.3.2 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肠壁表层和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临床上以胃肠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为特征。胃肠炎按病程经过分为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胃肠炎;按炎症性质分为黏液性胃肠炎、出血性胃肠炎、化脓性胃肠炎、纤维素性胃肠炎。胃肠炎是各种畜禽常见的多发病,尤其以马、牛、猪和犬最为常见。

【病因】

原发性胃肠炎的病因与急性胃肠卡他基本相同,其致病作用强烈,作用时间持久。此外滥用抗生素,一方面细菌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在用药过程中造成肠道的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如犊牛、幼驹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治愈肺炎后不久,由于胃肠道的菌群失调而引起胃肠炎。

继发性胃肠炎,常继发于急性胃肠卡他、肠便秘、肠变位、幼畜消化不良、化脓性子宫炎、瘤胃炎、创伤性网胃炎,也继发于如牛瘟、牛结核、牛副结核、羔羊出血性毒血症、猪瘟、猪副伤寒、鸡新城疫、鸭瘟等传染病,猪球虫等寄生虫病。中毒病也能导致胃肠炎的发生。

【发病机理】

致病因素的强烈刺激,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胃肠的结构和屏障机能被破坏,使胃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如充血、出血、渗出、化脓、坏死,溃疡等,导致胃肠炎的发生,炎症的出现。胃肠壁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脱落以及蠕动增强,严重影响胃肠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内的内容物分解异常,其产物进一步刺激胃肠壁,并使粪便恶臭。肠蠕动加强,分泌增多,引起剧烈腹泻;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胃肠液丢失,K+、Na+丢失增多,液体在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丧失而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由于黏膜肿胀,胆管被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细菌得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之黏膜受损,可将毒素及肠内的发酵、腐败产物吸收入血液,引起自体中毒。慢性胃肠炎,由于结缔组织增生,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和肠腺萎缩,分泌机能和运动机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便秘及肠臌气。

【症状】

急性胃肠炎,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快,眼结膜暗红或发绀。口腔干燥,口臭;腹泻,粪便稀呈粥样或水样,腥臭,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脱落的黏膜组织或脓液。有腹痛症状。反刍动物的嗳气、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病的初期,肠音增强,随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当炎症波及直肠时,排粪呈现里急后重;病至后期,肛门松弛,排粪呈现失禁自痢。出血性胃肠炎时,伴有腹痛,排出少量暗红酱样腥臭的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纤维素性胃肠炎,在腹泻时,排出大量膜状索状或筒状黄白色纤维素膜块。病畜出现自体中毒时,脉搏微弱甚至脉不感于手,体表静脉萎陷,精神高度沉郁甚至昏睡或昏迷。

发生胃肠炎的病犬表现食欲废绝,呕吐不止,腹泻,粪便混有黏液或血液。如果以胃炎为主的病犬,频频呕吐,呕吐物中有时带血,腹痛。

慢性胃肠炎,病畜精神不振,衰弱,食欲时好时坏,异嗜。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轻微腹痛,肠音不整。体温、脉搏、呼吸常无明显改变。

【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炎症、清理胃肠、预防脱水、维护心脏功能,解除中毒,增强机体抵抗力。

1.抑菌消炎 牛、马一般可灌服0.1%高锰酸钾溶液2000~3000 mL。各种家畜可内服诺氟沙星(10 mg/kg),磺胺类药物,或者肌内注射庆大霉素(1500~3000 IU/kg)或庆大-小诺霉素(1~2 mg/kg),环丙沙星(2.0~5 mg/kg)等抗菌药物,严重病畜,可采用较大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滴注。

2.清理胃肠 在粪干、色暗或便秘时,应采取缓泻。常用液体石蜡(或植物油)500~1000 mL,鱼石脂10~30 g,酒精50 mL,内服。也可以用硫酸钠100~300 g(或人工盐150~400 g),鱼石脂10~30 g,酒精50 mL,常水适量,内服。在用泻剂时,要注意防止剧泻。当病畜粪稀如水,频泻不止,腥臭气不大,不带黏液时,应止泻。可用药用炭200~300 g(猪、羊10~25 g)加适量常水,内服;或者用鞣酸蛋白20 g(猪、羊2~5 g)、碳酸氢钠40 g(猪、羊5~8 g),加水适量,内服。

3.防止脱水,纠正酸中毒 胃肠炎所引起的脱水是混合性脱水,即水盐同时丧失,先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大家畜每次以1500~3000 mL为宜,小家畜以300~1000 mL为宜,每天2~4次。在输液过程中加入5%碳酸氢钠300~500 mL或单独静注5%碳酸氢钠1000~2000 mL,每日1~2次。如有条件可给病畜输入全血或血浆、血清。

4.对症治疗 为了维护心脏功能,静注时可同时加入10%安钠咖,10~20 mL一并注入。对伴有腹痛,可肌内注射30%安乃近20~30 mL,或10%安痛定10~20 mL,胃肠道出血时,可用10%氯化钙100~150 mL静注。或肌内注射维生素K310~15 mL。

犬和猫胃肠炎以消炎、补液、解毒为主及对症疗法。输液以青霉素2万~4万IU/kg,生理盐水或5%糖盐水3~5 mL/kg,5%碳酸氢钠3 mL/kg,一次静脉注射。口服补盐液,处方: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5 g,葡萄糖20 g,常水1000 mL。出血性胃肠炎可应用止血药。

5.中兽医疗法 中兽医称肠炎为肠黄,治则以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化淤为主。宜用郁金散(郁金36 g,大黄50 g,栀子、诃子、黄连、白芍、黄柏各18 g,黄芩15 g)或白头翁汤(白头翁72 g,黄连、黄柏、秦皮各36 g)。

【预防】

搞好饲养管理工作,不用霉败饲料喂家畜,不让动物采食有毒物质和有刺激、腐蚀的化学物质;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搞好畜禽的定期预防接种和驱虫工作。当病畜4~5 d未吃食物时,可灌炒面糊或小米汤、麸皮大米粥。开始采食时,应给予易消化的饲草、饲料和清洁饮水,然后逐渐转为正常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