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脑膜脑炎
脑膜脑炎是脑膜及脑实质炎症,临床上以高热,严重脑机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
【病因】
多由感染或中毒所致,包括家畜的疱疹病毒、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猪的肠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溶血性及多杀性巴氏杆菌、嗜血杆菌、猪副嗜血杆菌、李氏杆菌等细菌感染;猪食盐中毒、马霉玉米中毒、铅中毒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脑脊髓丝虫病、脑包虫病、变通圆线虫病等一些寄生虫病等;颅骨外伤、额窦炎、中耳炎、眼球炎、脊髓炎等脑部及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可继发性脑膜脑炎。
【发病机理】
病原菌或有毒物质沿血液循环或淋巴等各种途径进入脑膜及脑实质,引起软脑膜及大脑皮层表在血管充血、渗出,出现炎性浸润。脑实质出血、水肿,炎症蔓延到脑室时,炎性渗出物增多,发生脑室积水,造成颅内压升高,脑血液循环障碍,致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和能量代谢障碍,产生脑机能障碍,因而产生一系列异常的临床表现。
【症状】
由于炎症的部位、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也有较大差异,常表现一般脑症状和局部脑症状。
1.一般脑症状 病畜先兴奋后抑制或交替出现。病初,表现轻度精神沉郁,呆立不动,反应迟钝。经数小时至一周后突然呈现高度兴奋,体温升高,感觉过敏,反射机能亢进,瞳孔缩小,视觉紊乱,易于惊恐,呼吸急促,脉搏增数。狂躁不安,攻击人畜,不顾障碍向前冲,或转圈运动。站立不稳,倒地。在数十分钟兴奋发作后转入抑制则呈嗜眠、昏睡状态,反射机能减退及消失,呼吸缓慢而深长。
2.局部脑症状 主要表现为痉挛和麻痹。它是脑神经核受到炎性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神经机能亢进的症状,如眼球震颤,斜视,咬肌痉挛,咬牙。吞咽障碍,听觉减退,视觉丧失,味觉、嗅觉错乱。颈部肌肉痉挛或麻痹,出现角弓反张。某一组肌肉或某一器官麻痹,或半侧躯体麻痹时呈现单瘫与偏瘫等。
【诊断】
根据一般脑症状和局部脑症状,再结合病史调查和分析,一般可做出诊断。若确诊困难时,其必要时可进行脑组织切片检查。
【治疗】
本病以抗菌消炎,降低颅内压和对症治疗为治疗原则。
1.抗菌消炎 首选磺胺嘧啶钠10~20 mg/k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青霉素4万IU/kg体重和庆大霉素2~4 mg/kg体重,静脉注射,每天2次。亦可林可霉素10~15 mg/kg体重静脉注射,每天3次。
2.降低颅内压 对脑急性水肿,颅内压升高动物,视体质状况可先放血,小动物20~10 mL,大动物1000~2000 mL,再用等量的10%葡萄糖并加入40%的乌洛托品50~100 mL静脉注射。也可用25%山梨醇液和20%甘露醇,50~100 mL/kg体重静脉注射。
3.对症治疗 当病畜过度兴奋,狂躁不安时,可用安溴注射液50~100 mL静脉注射,以调整中枢神经机能紊乱,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作用。心功能不全时,可应用安钠咖和樟脑等强心剂。对不能哺乳的幼畜,应适当补液,维持营养。